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哪有什么康乾盛世 > 第282章 离经叛道

第282章 离经叛道(1 / 4)

大汉官府的主动放任下,这场有关女子贞洁、三纲五常的辩论大会,其热度很快就从邸报互喷的层面,迅速下行到了地方,就连百姓都将这官府搞的辩论会,给当成茶余饭后的谈资。

这放在伪清肯定不可能,因为老百姓太穷了,还普遍文盲不识字,饭都吃不饱,哪有功夫关心这些破事。

可如今却是大汉了,大汉先是全面推广分田落户,让流民百姓都能有地种,可以吃饱饭。而后又大搞新法免赋改革,免赋不等于免税,只是正式把赋役和税收分开,不再跟明清两朝那般笼统合流。

实际上,明清两朝的赋税应该也是分开的,只不过地方官府往往会装糊涂,反正要交赋税的人看不懂,不识字,看得懂的人不会交赋税,还会从中大捞一笔。

现在,大汉把赋税真正立法分割,还把赋的部分一并革除,改为官府自行承办督理,钱粮则来自新法合并的正税。

这倒不会造成什么财政负担,反而还绰绰有余。

没有别的原因,就在于历代王朝的赋税征收实际都是逐级增加,从未因为什么改朝换代,就导致赋税重担清零的说法。

用黄宗羲定律来解释,就是朝廷总会因为各种原因,要么外敌,要么天灾,导致需要临时增加大量财政赈灾打仗,而这些临时增加的财政哪里来?

那就只有加税,先苦一苦百姓了。

然后,等朝廷度过了难关后,因为尝到了加税的好处,所以往往增加的税收不会撤销。

如此,时间久了,朝廷就会觉得之前加的税,属于百姓本来就该交的部分。

要是又遇到难题,那就会在加税基础上继续加派,循环往复直到陷入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再举个形象点的例子就是,明末为了解决流寇和满清,明廷搞出了三大征:辽饷、练饷、平贼饷。

明朝灭亡,满清入关,三大征名义上是没了,可实际上清廷还在接着收,这其中还包括当初大明用来干满清才加派的辽饷。

呵呵,我收钱镇压我自己?

聂宇没办法彻底解决黄宗羲定律,因为黄宗義定律跟土地高度绑定,不废除田税就永远无法摆脱黄宗羲定律的怪圈。

不过聂宇还是想了个办法,参考后人的智慧,直接合并改革正税的征收细则,把部分压力转移给地主上绅。

这样的办法不能说有多好,但至少黄宗羲定律的怪圈来卡大汉的脖子之前,百姓肯定能过的稍微舒坦些。

却说大汉这边的邸报辩经,因为聂宇的刻意放任,迅速从邸报笔头仗,扩展到了地方百姓、文人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