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49章 翰林院扩充和学者型官员

第849章 翰林院扩充和学者型官员(4 / 5)

由检也有招揽的打算。

不过他忽然想到一事,皱眉道:

“舒曰敬有进士功名,他是考过庶吉士的,只是没考上去当了知县。”

“他若以贤名再次获得考庶吉士的机会,会不会让那些认真做官的心怀不满?”

这个问题,顿时让钱谦益瞠目结舌了。

他提到舒曰敬只是因为这个人和陈继儒齐名,艾南英也向他多次举荐。根本就没想到舒曰敬已经是进士,曾经参加过翰林院馆选。

但是不让舒曰敬参加馆选,那就更不行了。人家比陈继儒功名都高,凭什么没有这样的优待?

一时间,他也不知道如何解决这件事,变得沉默下来。

朱由检则在思索之后,提议道:

“或许,可以多给进士几次考翰林的机会。”

“可以给有学名、写出优秀学术论文的官员,再次考选的机会。”

“还有,朕先前要求科道官员以三法司出身为先,让很多知县断了当科道的机会,治政上有些倦怠。”

“为了让他们勤于政事,可以让优秀知县考庶吉士,代替以前的科道考选。”

“其它新科进士也是如此,各院部寺监和各省一样,可以推出一到三名卓异官员,参加庶吉士考选。”

“考上庶吉士的保留品级,在翰林院学习,获得翰林出身。”

这番话明显又是奇思妙想,钱谦益听着就觉得头大。

因为这不止是翰林院内部的事情,还关系到吏部如何选官。

甚至关系到内阁,因为大学士必须是翰林出身。

李三才就因为不是翰林,在东林党推举他入阁时,引来很大争论。

其他想要入阁却碍于没有翰林身份的官员,得知这个政策必然会蜂拥而上,争取考上翰林。

钱谦益如果知道举荐舒曰敬引出这些,根本就不会把这个名字提出来。

如今,也只能委婉劝谏道:

“翰林院为国储才,选的是天资纵横之士。”

“一次考不上翰林,说明天资有限。”

“而且让这些考过一次的人和新科进士竞争,对新科进士不公平。”

“官员们沉迷考选庶吉士,也不利于治政。”

朱由检思考之后说道:

“影响考试的因素很多,不能一考就定终身。”

“不过先生说的也有道理,不能让官员沉迷考选。”

“那就定下制度,庶吉士考选最多参加五次,正五品以下品级。”

“但是不限年龄,任何人都有机会。”

说着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