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49章 翰林院扩充和学者型官员

第849章 翰林院扩充和学者型官员(5 / 5)

,他看钱谦益仍有劝谏之意,继续道:

“翰林院要扩编,多录用些翰林。”

“如今翰林院有八个学馆,每个学馆又有五六个研究所,研究所下面还有研究室。”

“以后至少要有二三百名常驻翰林,方能维持研究。”

“就从今年开始扩编一倍,原有从四十岁以下新科进士选拔的人数不变。元士、优秀官员、卓异官员、还有四十岁以上进士,考取另一半名额。”

“考试务必公正,不可引来非议。”

这个决定,让钱谦益顿时高兴了。

因为这意味着他能拉拢的官员,数量增加一倍。

而且不影响原有的庶吉士考选,不会让他们闹起来。

所以钱谦益很是高兴道:

“如此定然可行。”

“臣原定选二十到四十人,如今可扩充为六十。”

“将来散馆之后,若是有一半人留下,二三十年之后,常驻翰林院的就有足够的人。”

这个过程实在太慢,也不符合朱由检的期待,他向钱谦益道:

“少了!”

“以前翰林院录用庶吉士,最多的一次是六十二人。”

“今科就定为一百二,从新科进士取六十,其他途径取六十。”

“务必把八个学馆填充起来,以后继续完善。”

大规模扩充翰林人数,从更广泛的人员中,选拔宰相之才。

他是不希望内阁太过强势,所有的能臣都进入内阁成为大学士,五院六部沦为内阁下属。

但是更不希望内阁中都是庸才,没有治国理政的能力。

之前他鼓励翰林外放兼职,就是要培养翰林官员治政的能力。

如今则更进一步,给优秀官员考取翰林的机会。

这样的官员必然是擅长理政的,而且在学习上没有懈怠,一直为考选翰林做准备。

他们才是朱由检期待的储相,在将来应对越来越复杂的工业时代。

这种变化,对于没有翰林身份的官员来说,自然是机遇。

但是人数的增加,却意味着翰林之间的竞争会加剧。

以前按部就班就能升迁为侍郎、尚书,甚至成为大学士,那样的轻松日子对翰林来说将会一去不复返。

他们必须争夺有限的官位,争取成为大学士的机缘。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