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老板马明辉在签约仪式上说:“我们要支持夏国智造!”这句话被y视《新闻天天播》引用后,又引发新一轮订购热潮。
财务部总监老马带人连夜加班核算:仅七月份的销量就达到1.2万辆,创下国产中高级轿车单月销售纪录。
更惊人的是订单结构——顶配车型占比高达65%,完全颠覆了“国产车只能卖低配”的行业认知。
面对雪片般飞来的订单,生产副总赵铁柱在晨会上拍了桌子:“就是三班倒,也要保证年底前交付所有客户!”
“京城汽车集团”总装车间开启了“战时状态”。
老技工孙大牛带着徒弟们改造生产线,将节拍时间从3分钟压缩到2分45秒;
后勤部把食堂搬到了车间门口,热腾腾的包子直接送到工位上;
连研发部的工程师都下产线支援,“大少爷”刘本志亲自加班加点的带人调试电控系统。
“咱们这哪是汽车厂,简直是战时兵工厂。”老马看着热火朝天的车间,突然想起二十年前生产第一辆“cc50”时的场景——那时候全厂人也是这样围着那台拼装车忙活。
八月初,一封来自中东的传真震惊了“京城汽车集团”管理层,以及国内上下所有人
“京城汽车集团”外贸部放了个大卫星,他们成功的打开了海外市场。
阿联酋皇家汽车公司要求进口5000辆“京驰200c”,首批1000辆必须在一个月内交付。
“他们看中的是高温适应性。”外贸部经理林涛解释道,“迪拜客户测试发现,我们的发动机在50c环境下依然稳定工作。”
刘建国盯着合同上的数字——出口价比国内高出30%。他转头问周明:“能保证质量吗?”
“已经做了沙尘测试。”周明展示着最新报告,“空滤系统比同档次德意志车系多撑了2000公里。”
首批出口车启运那天,津港停满了印着阿拉伯文的集装箱。
当起重机吊起第一辆“京驰”时,围观的工人们自发唱起了《咱们工人有力量》。
“咱们工人有力量,嘿,咱们工人有力量
每天每日工作忙
嘿每天每日工作忙
盖成了高楼大厦
修起了铁路煤矿
改造得世界变呀么变了样哎嘿……”
销量暴涨带来连锁反应。
新任刘家庄高新技术开发区管委会主任刘青山拿着最新统计数据对“京城汽车集团”董事长刘建国说道:“老六,你们带活了整个开发区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