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4章一个人,还是多数人(中)
在以前,记者有着无冕之王的称号。
他们是新闻史上极具争议又充满社会价值的特殊职业,他们往往乐于打破社会明面上的潜规则,将真相公之于众,至于善后,从来不在他们的考量之间,因为有人给他们兜底。
这么多年以来,华国记者从卧底地沟油、黑煤窑童工、非法传销组织、老年医疗诈骗等,以自己的生命为赌注,报道还原了底层的苦难生活,直接推动政府出台了相关法律和执法行动。
成效显著,成百上千万的老百姓因此得益。
时至今天,记者依旧以此为荣。
站在他们的角度,记者是以自己的血肉之躯对抗现实的不公,用真相的光芒照亮社会角落的违法行为,他们做了很多,所企求的只有一点。
最少,得让人们知道,到底是怎么回事。
“扬扬,李侠告诉我,电诈公司那边让你把视频.”陈书看着眼前这个曾经意气风发,如今却显得疲惫而憔悴的女记者。
张扬的眼睛直勾勾的盯着陈书手里的杯子,没说话。
房间里陷入沉默。
过了片刻,陈书又说道:“我们内部已经做出了方案,这次的行动目标就是达拉林区域的电诈园区,这个号称缅北人数最多、实力最强的电诈园区。嗯,这个园区也就是小赵被困住的地方。”
这句话真假掺半,所谓的行动目标只不过是陈书半个小时前在酒店套房里,听完了大使馆警务联络官王艳以自己多年在缅甸工作的经验,对当前形势分析后,所得出的结论。
他们现在警力匮乏,只能抓准了一批人开干,擒贼先擒王,所以陈书顺势就把目标定在了缅北实力最强的电诈园区,也就是小赵被困的园区。
张扬缓缓抬头,眼睛里有了点神采。
陈书见起效,接着说道:“达拉林那边的情况很复杂,涉及多方势力,我们的人过去,需要大量的准备工作,毕竟是跨国执法行动,不像国内,只要警察一拍板,马上就能过去进行搜查。”
按照实际操作来看,搜查证就是走个形式,在合理怀疑内,华国警察都可以进行例行检查和搜查。遇到紧急情况的,都不用开具相关文书,事后开具补充进卷宗里也是可以的,甚至放一张情况说明都没有任何问题。
陈书伸出右手,掰着手指头一个一个解释:“我们在缅甸没有执法权,首先就要协调当地警方配合执法,然后这个地区属于自治区,缅方政府只有名义上的管辖权,实际上我们还得联系自治区政府获得搜查许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