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应道:“臣领命!”
戴毅恭敬告退。
一直到退出王府大堂,他才稍稍松口气,同时也对汉王格局感到由衷钦佩。
汉王不愧是开国雄主,明明已经动怒,却还是能够做到冷静思考,恩威并施。
重判五名幕后主使,这是威。
对其余五十一名学子,高高抬起,轻轻放下,这就是恩了。
不仅恩威并施,还直言就算学子骂他这个汉王,那都没有关系,只要能给出理由,都可以畅所欲言。
到最后,又主动在绕过的五十一名叩阙学子里头,挑出一人去参加下月的邸报辩经,给对方一个辩经驳倒《女诫》新例的机会。
如此一来,只要消息布告出去,大汉治下的文人士子,接下来都只能乖乖闭嘴,等着邸报辩经的结果。
因为他们已经没有了再开口闹事的理由,都已经公开叩阙了,而且这还是不对的。
就算如此,大王也还是给了他们机会,没有重判所有人,只是抓了主使,重判了主使,又给了他们一一个亲自上场辩经的机会。
这要是再继续闹事,那可就真是胡闹了。
汉王的容忍也是有限度的,凡事可一可二不可三。
……
自从当日茶楼回来,刘进这几天就直把自己锁在了书房。
刘进的妻子吴氏还以为丈夫在备考用功,满心欢喜的同时,完全不敢打扰,只一日三餐的时候才会来到书房送饭。
伪清治下,百姓基本还是一日两餐,只有豪富权贵才有余粮,能够一天吃三顿饭。
这就不得不提一嘴伪清的圣祖康麻子了,说什么百姓太懒,就应该像他样只吃两顿饭,那样就不会闹饥荒饿死。
呵呵,这麻子确实只吃两顿饭,但吃完了饭,还有各种饭后点心、夜宵、果品、糕点。
这特么可不就得少吃嘛,真要一天三顿,不得把这麻子撑死。
而聂宇治下的大汉,不说百姓能富到什么程度,但三年的持续种田发展下来,百姓的负担已经大大减轻,就算再穷的百姓,那也可以吃得上一天三顿饭了。
初期的时候,倒是也有官员上疏,认为百姓一天三餐,消耗的粮食太多了,应该缩减一二。
可这些奏疏,无一例外都被聂宇批驳,还是言辞丝毫不留情面。
还是肉食者鄙,官绅阶级自身的弊病,有抱负的年轻官吏多,但也总有阶级思想根深蒂固的。
他们自己一天三顿吃饱了,就觉得百姓一天三顿太浪费了。
而且,聂宇也是考虑到了实际情况,百姓一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