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士,确实忙不过来。”
“臣以为或可增加数位协办大学士,可以帮助处理内阁琐事,保留原有职位。”
这个提法,让朱由检眼前一亮,感觉有点意思。
因为李国普的事情,他是想过设立候补大学士的,在大学士出缺时及时补上去。
但是候补大学士也会在朝堂任职,而且位高权重。在补了大学士之后,就不能兼任原有职位。
如此一来,调整候补大学士的职位时,必然动静很大,不符合朱由检稳定朝堂的宗旨。
相比起来,韩爌提议的协办大学士,就比候补大学士更灵活了。
协办大学士可以进入内阁办事,同时不让他们参预机务、不给他们在阁议上表决的权力,不视为正式阁臣。
这样协办大学士就仍能够兼任九卿,不用对朝堂格局大改。
所以他很是满意道:
“可以设立协办大学士,协助处理琐事,不预机务、不参加阁议。”
“韩卿以为,谁能当协办大学士?在这次会试担任副主考官。”
这番话语,明显就是交换了——
朱由检认同他推荐的人选担任协办大学士,杨景辰也要担任主考官,会试不能生乱。
韩爌最大的诉求就是在内阁中增加自己的人,对协办大学士不参加阁议有些皱眉,却仍觉得有很大用处。
再加上皇帝让他推荐人选,明显就是把这个位子给他,所以他考量之后,提议道:
“礼部尚书成基命,为人清正廉洁。”
“他定可胜任副主考官,做好协办大学士。”
这是叶向高的弟子,也是东林党人。
他和韩爌两人,就是东林党仅有的九卿和大学士。
以朱由检对东林党的忌惮,在两人之一离职前,根本不会在卿相中增加其他东林党人。
韩爌也明白这一点,根本没提议其他人,只是给成基命加担子。
希望经过协办大学士的过渡后,成基命在下一届能成为正式大学士。
这番打算,朱由检是能猜到的。
但是成基命能担任礼部尚书,也是得到他认可的人。
再加上此人已经七十二岁,每年都需要自己下特旨留任。他对这样的老臣并不担心,颔首道:
“那就这样定了。”
“韩卿写个办法,把协办大学士的设置和推选章程呈上来。”
“尽快举行廷推,定下协办大学士人选。”
韩爌喜不自胜,知道皇帝认可了自己的提议。
又试探着问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