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或者更名正言顺一点,把文思学堂改为科学院、文思院合办。”
一番话图穷匕见,想要把文思学堂纳入科学,作为科学的又一个传播点。
陈继儒只要答应这点,就无法依靠文思学堂建立新学派。
这让陈继儒深思,不知要不要答应张溥——
他和张溥的关系虽不错,和钱谦益却更亲近。
吸纳了东林党精英的实学派,才是他心中理想的合作者。
不过,正因为抱着这种想法的名士很多,他陈继儒对于实学派,没有那么重要。
钱谦益就算撷取百家,也不需要他指指点点。
而他自己创立新学派的话,没有核心宗旨不说,还不知道能不能立起来。面对实学、科学的挤压,有可能最先垮下来。
所以,面对张溥的建议,他心中犹豫的同时,有了待价而沽的心思,只是没说出口来。
张溥见陈继儒没有第一时间回绝,已经知道这位老先生不排斥科学,当即就向他道:
“我这科学,最初是源自徐先生的西学,是以西补儒的学问。”
“后来皇上觉得西学实在太狭隘,故而以儒家六艺中的数学为本,指点创立了科学。”
“皇家科学院,就是科学的聚集地,负责研究科学。”
“农科院、海科院、军科院,都是分院之一。”
“如今的科学,已融汇农家、兵家等学问。”
“学生欲用百家补儒,请眉公、芝台一同参与。”
正式邀请陈继儒、陈仁锡,加入他的科学派。
两人相视默然,一时拿不定主意。
科学这个名字他们是听说过的,但是却从没有详细了解。
如今听张溥讲述,才发觉不知不觉间,科学已壮大如此,并且有了科学院这个稳固的根据地。
这意味着什么?意味着就算科学不能大昌,也能像文思院那样,保住一块地盘。
如果再受到一些人认可,科学就会成为和实学并列的新学派。
两人加入科学成为这个学派的创始者,地位可想而知:
『宋儒治国失败,道学、理学已日落西山。』
『心学纵然有刘宗周,也免不了衰微。』
『今后是新学的天下,科学能否成为主流学派?』
揣摩着这个问题,两人想到张溥奉命和刘宗周、钱谦益一同主持四书五经校注,纷纷明白了皇帝的心意:
很明显,皇帝是打算用心学、实学、科学这三个学派,取代传统的程朱理学。
张溥的科学派现在看着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