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李,边往车后面走边肯定地说道:“没错,钢城就是辽东,辽东就是钢城。”
张恩远放好了行李,走过来帮李学武打开了车门子,目光也落在了这胖小子的身上。
“这孩子还真是……长得够壮实。”
要夸一个孩子总得看到他的优点,长得不好看就说有气质,看着不是太聪明就说长得壮,反正说出去的话不能得罪人,嘴里都是好孩子。
能被领导从京城带回来的半大小子,不是亲戚也差不到哪里去,一般的关系哪里就至于帮人家带孩子了。
更何况是秘书长,自己的工作都忙不过来,还有闲心替别人教养孩子?
当然了,这孩子到底是不是“别人”的还说不定呢,这机关里最不缺故事。
你要问张恩远认不认识这孩子?他当然不认识,但他认识这孩子的母亲。
秦淮茹啊,只要是集团机关里的干部有谁能不认识她,招待所的所长嘛。
张恩远是怎么认识她的?
很简单,跟着秘书长回京,秘书长是要回家的,他怎么办?当然是住招待所。
以前红星厂下属分厂基本没有独立财务管理体系,来京出差住招待所不花钱。
挂账嘛,只要有介绍信和出差证明,他想在招待所住多久就能住多久。
集团组织机构变革的一大特征就是一二级分支机构有了自主财务管理权限。
这一次张恩远随李学武回京,按工作外勤需要住在招待所,住、行都要花钱。
任务结束,出来的当天是由招待所财务负责人给他出具消费清单和证明。
他是要拿着这份盖有公章的手续回到冶金厂找财务进行核销的。
刚开始集团是怎么运行这套体系的?
先拿钱,后核销,多退少补,这套体系在后世很多企业仍然在执行。
但李学武在设计和规划这套核销体系的时候就同李怀德和景玉农有过讨论。
按照他的意见是先申请,再执行,后核销,执行过程中所用钱票都由执行人垫付,无法垫付的要提前到财务处办理借款手续,由主要负责人签字执行。
这跟先拿钱后核销有什么区别吗?
有,两套体系有着本质上的区别,说白了就是责任主体不同。
第一套体系,执行人去财务拿钱,无论走什么手续,想的都是越多越好。
在家千日好,出门万事难嘛。
有领导要出差,让秘书去财务拿钱,只要写个条子就能把钱拿走,花多少全看当事人的心情,甚至连票子都是后补的。
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