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六十四章 聚会

第两千八百六十四章 聚会(2 / 3)

“那啥时候一定要品鉴品鉴。”费观笑道。

“怕是不知道要啥时候了。”明夷淡淡地说道:“我那面馆儿也要拆,离开那小院儿,私房小馆儿就没那味儿了。”

费观一愣,初次见面这样说话的,还真少见,一看就不是场面人啊。

周至赶紧打岔:“明哥是挑剔人,开店都要讲求一个氛围的,他以前那个小馆儿是青瓦小院儿,前后还有竹林,马路对过就是府河江边,漂亮得很。”

“这个房间的氛围也不错,展示柜里边的东西都是真品,有几件好像是翰雅斋出来的?”

“哪几件?”费观好惊讶,这里陈列的瓷器好几件的确是他帮忙搞来的,但是他自己都记不大清楚是哪几件了。

“那几件康熙和光绪的盘子,还成系列了,老康冰梅纹,喜字纹,小康缠枝莲纹,花鸟图纹的,我记得都是你们柜台上摆过。”

“你这记性,活该读书厉害。”张诚竖起了大拇指:“还是年前的事儿了吧?那次你过来就扫了一眼,就都记住了!”

“没错,那四个盘子都是柜台上出来的,俩老俩小,东西不大,但都是官窑的,都选的中间团花边上一圈装饰的图案,风格还算是比较统一的。”

“除了四个盘子,还有好些杂项也是翰雅出来的,只不过你可能没有注意,这个鱼型筷架,暗花象牙嵌银筷子,这个斑竹筷筒,其实都是。”

这里展示的文物大多和餐饮有关系,麦小苗问道:“咦,这个和笔筒怎么分别?”

“其实都一样,好多书法爱好者用的笔筒,其实就是文玩市场上淘来的老筷筒,老筷筒打扫得情况,用的人多,包浆其实比笔筒还好看。”周至笑道:“两者的功能性都差不多,不过这个是筷筒的特征太明显,因为它的雕刻题材是戏文‘黄粱梦’。”

“黄粱梦的故事出自枕中记,讲的是一个叫卢生的秀才,在邯郸客店遇到道士吕翁,自叹穷苦,当时店里正在用黄粱煮粥,道士便借给吕生一个枕头睡觉,吕生睡着以后在梦中享尽了荣华富贵,结果最后一觉醒来,店家的小米饭都还没有煮熟。吕生由此醒悟了人生得失生死的道理,拜谢而去。”

“不过后世将黄粱一梦比喻为不切实际的虚幻梦境和欲望,这就和笔筒背道而驰了,大家在书房里苦读目的很明确,这个黄粱一梦未免有讥刺的嫌疑,不过作为筷筒就挺合适,毕竟和餐饮有关系。”

“所以这玩意儿只能是筷筒。”

“对了,这里还有两句诗,刻的是‘世事浮云何足贵,不如高卧且加餐’,倒是和黄粱一梦题材,以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