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火红年代:隐居四合院当大佬 > 第661章 “三星工程”!!!

第661章 “三星工程”!!!(5 / 6)

博士陈薇,被破格任命为分子生物学研究室主任!

质疑声随之而来:“一个黄毛丫头,能压得住阵脚?”

“她发表过几篇顶刊论文?资历够吗?”

“那么多老同志等着位置,这公平吗?”

面对质疑,陈薇展现出了超越年龄的沉稳与锐气。

上任第一天,她就召集全室人员开会,没有客套寒暄,直接切入主题:“我知道大家有疑虑。时间会证明一切。

现在,我只问一个问题:谁愿意跟我一起,挑战‘基因工程干扰素’这个国家项目?”

她目光灼灼,扫视全场,“目标是:让我们战士在未来可能的生物威胁面前,多一道生命屏障!

这次研发周期长,压力大,可能会失败。

愿意的,留下。

有顾虑的,现在可以申请调离。”

陈薇的坚定和对使命的清晰阐述,打动了一批渴望干事业的年轻人。

一支平均年龄不到35岁的攻关团队迅速组建起来。

此后的13个月,实验室成了他们的家。

无数个灯火通明的夜晚,陈薇和她的团队在基因序列的迷宫中反复摸索,在细胞培养的失败中汲取教训。

周锐作为总后干部局的联络员,经常深夜“突袭”实验室,总能见到陈薇穿着白大褂,要么在显微镜前凝神观察,要么在实验台前与同事激烈讨论,眼中有血丝,声音却依然充满力量。

一次实验遭遇重大挫折,关键载体构建连续失败十七次,团队士气低落到了极点。

陈薇把自己关在办公室一天一夜,出来时带着布满血丝却异常明亮的眼睛,手里拿着一张全新的技术路线图:“方向错了!我们换个思路,从噬菌体展示库入手!”这个大胆的转向最终被证明是成功的突破口。

当最终的高活性、低副作用基因工程干扰素在动物模型上展现出完美的防护效果时,整个实验室沸腾了!

这项成果使我军在应对生物战剂和烈性传染病方面的防护能力向前跨越了十年。

庆功宴上,陈薇举杯,声音有些哽咽:“有人说‘三星工程’是破格提拔,是冒险。

但我想说,它不看你的出身、年龄甚至性别,它只问——你敢不敢为胜利冲锋?愿不愿为使命燃烧?”

陈薇的话,道出了“三星工程”的灵魂。

辉煌的成就之下,改革的深水区暗流仍在涌动。

1997年底,某重要装备研究所发生了一起震动总后的事件:该所三名核心骨干,在同一个月内递交了转业报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