领域出的图书,中文的英文的,国内的国外,一本本地看起来,边看边做笔记。
课本的东西学得再好,课外的知识程度也是不够的,她试图通过看书,努力恶补自己在专业知识上的欠缺。李知行也很少和她一起去图书馆了,她知道他在忙着申请学校的事情,如果没大的差错,他应该选择去伯克利的。
欧几里德俱乐部的众同学也纷纷有了出路,罗志维去了哈佛,大家都铆足了劲出国,留在国内读研的一个都没有。国内的理科环境确实差太多了。但只要他们还会回来,哪怕只有一半,也是好的。
吕子怡对自己的俱乐部的成果很满意,开会的时候交代给下面的新生:我们的俱乐部就是要保持这种传统,坚持只招有志于理论数学的人。
唐宓这才想起,原来吕子怡是俱乐部的会长。四年之后,随着叶一超等人的年级越来越高,荣誉越来越多,欧几里德俱乐部的名气在学院里也算是发展得欣欣向荣,有了三十多个会员,女生人数也变成了四名。
有个大二的学弟对吕子怡的话表示质疑,指着唐宓说:“可是,唐宓学姐是经管学院的啊,也是搞应用的。”
怎么说呢,小小的一间办公室,所有人安静了五秒钟。
罗志维先笑骂:“还真是给点颜色就开染房啊。别的不说,你们要能再找一位这样的美女愿意进咱们协会,哪怕是个草包,我们协会也是欢迎的。”
“哦……”
男生们再次沉默了,纷纷觉得这个任务非常非常艰巨。
罗志维批完那小学弟,和毗邻而坐的唐宓道歉:“不好意思。我不是说你只有脸长得好看的!”
“没关系。”
唐宓也莞尔,露出浅浅笑容。她现在已不介意人家拿她的容貌说笑,被说得多了,也就习惯了。
四年相处,唐宓人品如何,罗志维也很清楚,知道她是真不在意。罗志维看着她的微笑,心里也在嘀咕,怎么看了四年了,还是这么漂亮呢。
“但说起来,这个协会能运行得更好,你的功劳不小。”
唐宓觉得是对方习惯性给自己戴高帽子。她认为自己只享受了协会的福利——能和一群高水平的数学高手交流,是非常宝贵的经验。
“这个协会当时是叶一超和吕子怡提议,我们几个觉得有个协会也不错,然后搞起来的。”罗志维说,“我起初觉得一定坚持不了多久呢,因为我们都是同系同学,不见得非要专程来参加每周一次的研讨会。可是你的加入,就不一样了。”
“嗯?咦?”
“叶一超当时跟我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