情不错,想到自己的人生目标一步步地实现,距离最后达到目标就差那么一两年的时间了。
“外婆,我今年暑假就可以实习了,明年就可以工作了。”她说,“到时候你跟我一起去燕京好不好嘛。”
外婆却很没有兴趣:“我老婆子去燕京干什么。我要留在村子里呢。”
唐宓拉住外婆的胳膊撒娇:“那怎么可以?外婆你要跟我一起走的!”
“留在唐家村更好啦,青山绿水的,”外婆说,“我听说,北方的气候不好,灰尘很大,还有那个……雾什么……”
大约是外婆看电视看来的,还真是学以致用了。唐宓想。
“虽然空气是不太好,但是城市很大,而且也不是每天都空气不好!”
外婆拍拍她的手:“但这里是我的家,外面再好又有什么用呢?”
唐宓决定迂回说服。
“那偶尔去玩玩也可以的,”唐宓说,“外婆,我带你去看长城!看大会堂!”
“那玩意有什么好看呢?”外婆不以为意。
“瞧您说的。”二婶帮唐宓说话,“您去看看热闹也好啊,我都想去看长城呢。”
唐宓说:“二叔二婶,等我找到了工作后,你们都可以来玩,包吃包住!”
电视上的小品放到了高潮,二婶也哈哈大笑:“我们可记住了啊!”
唐宓觉得心酸而感慨。
同在一个村子里的老人,都说过想去看大城市。隔壁院子里的三爷爷,就很想去长城看看,每年寒暑假唐宓回来,他都会问“去长城看了吗”,听到唐宓没去过,他都很遗憾。
然而外婆不是这种人。外婆会收藏唐宓的每一张成绩单和奖状,但从来不在别人面前夸耀自己有个好孙女——她是一个被坎坷崎岖的生活磨平了所有心性的老太太,丈夫早逝,最亲的人包括儿子和女儿都曾经让她非常失望,儿子各种忤逆,女儿未婚先孕同样早逝。那么多的挫折让外婆对人对己都没有太多期望,唯一牢记在心头的,就是肩头的责任。
养大孙女,让她接受教育,走出这个村子。而今目标已经完成,外婆心情坦荡,别无所求,只觉得自己马上死掉也毫无遗憾。
有时村子里有些老人指望儿女养老,被外婆嗤之以鼻,说他们“没出息”。在外婆看来,唐宓就是唐宓,就算她不够优秀,考不上好大学,甚至不上大学,但只要健康成长,她就已经满足。外婆抚养自己长大,从不指望自己有任何回报,孙女的优秀会让她非常欣慰,但也仅此而已。
外婆就像脚下的三尺土地,从来只知付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