过程充满挫折。
能量控制需要极其精密的操作,稍有不慎便会失败,甚至引发小范围的能量紊乱。
但他们没有放弃,每一次失败都成为宝贵的经验。
渐渐地,第一片依靠“秩序共鸣”净化的试验田获得了超出预期的收成;
一种原本具有攻击性的变异麋鹿群,在长期接触特定频率的安抚信号后,竟然变得相对温顺,甚至开始帮助聚落警戒外围。
更令人惊喜的是,他们对“平衡之钥”有了新的理解。在这片相对宁静、内心充满希望(尽管生存艰难)的环境中,小刘发现“平衡之钥”不再像在“摇篮”后期那样难以驾驭。
它似乎与使用者和周围环境的“心态”息息相关。当他引导聚落成员共同冥想,将意念聚焦于“生长”、“和谐”与“净化”时,“平衡之钥”会散发出温和而稳定的光芒,对周围环境产生积极而持久的良性影响,远胜于强行抽取能量时的狂暴和危险。
“新芽”如同一颗真正的种子,在贫瘠的废土上,依靠着知识、合作与坚定的理想,顽强地破土而出,舒展着充满生命力的嫩芽。
他们的道路充满未知,力量也远未强大,但他们保留并实践着“秩序之歌”最核心的精髓——一种源于内心、尊重生命、追求共生的秩序。
就在“摇篮”与“新芽”沿着各自的道路蹒跚前行之时,那始终悬于天际的“观察者”,似乎终于到了做出阶段性评判的时刻。
在“摇篮”基地,南部防线的压力与日俱增。
“黑船”并未发动总攻,但其持续的、“温水煮青蛙”般的“平滑化”场域侵蚀,已经开始显现效果。
前线士兵普遍报告出现精神倦怠、反应迟缓、甚至偶尔出现幻觉的现象。
防御工事的能量损耗异常加剧,仿佛被某种无形的力量不断“吸吮”。
更令人不安的是,基地内部,那种因高压统治而产生的僵化氛围,似乎与“平滑化”场域产生了某种诡异的“共鸣”,使得“黑船”的精神侵蚀效果被放大了。
“屠夫”对此焦躁不已,却束手无策。
他寄予厚望的能量武器研究屡屡受挫,“平衡之钥”在充满焦虑和强制意图的环境下,变得极不稳定,几次实验差点引发灾难。
基地就像一個不断向内收缩、却无法阻止生命力流失的坚硬甲壳。
而在“新芽”聚落,虽然规模尚小,但他们展现出的生命力引起了“观察者”的注意。
档案馆的监测设备捕捉到,“观察者”信号近期多次、长时间地聚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