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刘亲自查看了那个塑料箱,震惊之余,更多的是启发。
他意识到,或许他们一直将“秩序”的力量想得过于宏大和危险了。
钱教授说过,“平衡在于心,非力”。
这种小规模的、基于深刻理解而非强行控制的能量应用,是否才是更安全、更可持续的道路?
这是否是一种既能改善生活,又能避免“同化”风险的“星火”?
他将这个发现和自己的想法,在一次小范围的、非正式的交流中,分享给了包括郑代表、甚至几位相对开明的“基石派”中层军官在内的一些人。
出乎意料地,这个小小的成功,引发了一些不同的思考。
连一些“基石派”成员也开始私下讨论,如果这种技术能够安全地扩大应用,是否能在不依赖危险大型实验的情况下,逐步改善基地的粮食自给和环境?
这似乎与加强自身实力并不完全矛盾。
也就在这时,金牙带来了关于“铁砧团”的最新消息:
霍克上校因进攻失利和损失过大,已被“铁砧团”议会解职并召回审查,新任的边境指挥官是一位以务实和注重利益著称的议员下属。
新指挥官释放出信号,希望与“摇篮”建立更稳定的、以贸易为基础的长期关系,甚至暗示可以讨论有限度的技术交换(非核心)。
外部环境的这一变化,为“摇篮”提供了喘息和选择的空间。
郑代表敏锐地抓住了这个机会。
他没有强行推动任何宏大的计划,而是提议,以那个成功的小型净化实验为起点,成立一个跨派系的“试点项目组”。
项目组由小刘负责技术指导,但也包含护卫军的代表负责安全评估,共同探索这种小型化、安全化的能量应用技术在农业和环境改良上的可能性。
同时,他授权外交团队,与“铁砧团”的新指挥官进行接触,探讨贸易和技术合作的可行性。
这个提议,绕开了宏大的路线之争,着眼于具体而微的、能带来实际利益的合作。
它既不否定“基石派”对安全的关切,也为“星火派”的理念实践提供了一个安全的出口。
这一次,反对的声音虽然仍有,但不再像以前那样激烈。
或许是被战争的残酷所警示,或许是被那一点点绿色的生机所触动,或许是看到了外部出现的新可能性。
“试点项目组”悄然成立,第一批志愿者来自不同派系。
他们在一个指定的、受到严密监控的区域,开始复制和扩大那个小小的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