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更多的历练。”
“至少,咱得见他一面,不然心里不踏实。”
朱元璋沉声道,语气里透出了谨慎与思考。
“爹说得对。”
“不过,我大明正需要年轻有能力的战将统兵。”
“虽然儿臣未曾见过朱应,但对他的能力深信不疑。”
“未来即便他真的晋升为都指挥使,儿臣相信他也能胜任。”
朱标笑着回应,语气中充满了对朱应的认可和看重。
“你啊,这么多年,咱还是第一次见你对一个臣子如此上心。”
朱元璋无奈地摇了摇头,老脸上也露出淡淡的笑意,他深知儿子一旦认定的事情,就很难改变。
“难道爹您对朱应不上心吗?”朱标笑着反问,眼中带着一丝狡黠。
“怎么不上心?”
“这朱应,着实让咱大吃一惊。”
“北元耗费无数财力物力修筑了十座边城,这些边城相互拱卫,驰援,还部署了重兵。”
“按常理,我大明即便出动三十万大军,也需要半年时间才能攻破,毕竟元军兵力雄厚。”
“但朱应勇猛无畏,所到之处,无城可挡,硬是将战局提前了数月,不到三个月就下了北元的十座坚城,这般勇猛,前所未见!”
朱元璋感慨万分,老脸上也浮现出赞赏的神色,尽管北疆战事远在万里之外,但战报不断呈送到他面前。
让他很快就知道了战况战果。
几乎每过一段时间就有为朱应请功的军报。
有李景隆的。
也有作为大将军的郭英的。
“我大明向来擅长攻城掠地,北元想用坚城阻挡我大明兵锋,简直是痴心妄想。”
“只不过……”
朱标神色凝重,脸上浮现出一丝忧虑,眉头微皱:“此番北疆送来战报,北元已经调集了十万铁骑,这是元帝的底牌,他们似乎准备以骑兵正面迎战我大明军队。”
“草原广袤,正是骑兵的主场,有这十万铁骑的存在,我军这一战可不好打。”
听到这话。
朱元璋神情也变得严肃,点了点头,陷入了沉思。这些战报他自然都看过,心中也清楚这一战的艰难。
哪怕是他,如若在战场上,似乎也没有应对之法。
毕竟广袤大地,骑兵就是主场。
这是没有办法改变的。
而大明的骑兵数量,远远不足。
而且在战力上也是不如。
毕竟北元的骑兵是从小就长在马背上的。
“战场形势瞬息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