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是知道雄英已经死了,我或许都以为他就是雄英了。”
“但也恰恰不是他,如若是他,谁能够比得过他得天独厚?哪怕大哥日后真的……我也无法阻止雄英啊!”
对于未来,朱棣已经在心中设想过无数次。
姚广孝为他谋划的蓝图之中,未来他大哥的命数恐怕不长。
而未来,如若父皇还要择选太子之位,必然会从嫡子之中进行筛选。
朱棣对自己充满了自信,他深知,相比于自己的二哥和三哥,自己绝对是最为出类拔萃的。
所以,朱棣坚信,只要自己大哥薨了,自己在这场储君之位的角逐中,有着极大的优势。
可。
如若朱雄英还活着,那朱棣所有的自信与优势,都将瞬间化为乌有。
朱棣深刻了解自己父皇的心思,在父皇的心底,真正的亲人,从始至终就只有大哥一家人,而且其中还包含了朱雄英。
在父皇的眼中,朱雄英是嫡长孙,是除了大哥以外,未来皇位的最佳人选。
如若不是当初自己大侄子朱雄英薨了,如今或许都已经获封皇太孙了。
当然。
如现在的情形。
如果真的如姚广孝所预料的那样,大哥命数不足,不幸薨逝了。
那未来太子之位,最有可能的人选,便是朱雄英,因为他是真正的嫡长孙,在皇位继承的顺序上,拥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但。
这一切都不会发生。
因为朱棣曾经亲眼看到了朱雄英的下葬,而且是与母后一同下葬的。
那场景至今历历在目!
这也让朱棣的心中,隐隐有着一种庆幸。
没有了朱雄英,未来在争夺皇位的道路上,自己便不会面临太大的压力。
“王爷。”
李景隆看着一旁陷入沉思的朱棣,脸上露出怪异之色的道:“你这是在发什么呆啊?刚刚也是。”
“没事。”朱棣摇了摇头,笑着说道:“只是第一次见到这朱应,有些心生感慨罢了。”
朱棣用话语掩饰自己心中的真实想法,不想让李景隆看出自己的异样。
闻言。
李景隆点了点头,似也有感同身受,目光望向朱应离去的方向,缓缓说道:“这朱应,确实称得上少年得志。”
“与我等生来便承袭爵位、拥有尊贵身份不同,他是从最底层的兵卒,一步步杀上来的。
“年仅十八岁,便获封伯爵,又担任指挥使,可他言行举止间,却毫无半分少年轻狂的浮躁之气,着实令人惊叹不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