黔山省的同志听说我们要来找您,特意请我们带过来的。”
我真不是想要你们的吃的……高振东颇有些无奈,吃货之名传四方了是吧?
“这是……”
“省里的同志是这么说的,说是您叮嘱过,一定不要再送土豆过来了,不过这个不太一样,这是我们那边的副食品厂的同志,用您提供的土豆种种出来的土豆进行深加工,做出来的土豆淀粉和土豆粉条,请您尝尝,也算是给评鉴评鉴,感受一下我们黔山发展的情况,下不为例。”
一听这两位同志就是从省外调到黔山的,否则应该说洋芋而不是土豆。
土豆不是特别耐储存,但是做成土豆淀粉和土豆粉条,就好多了,也算是利用土豆的一种途径,进一步解决口粮的储存问题的办法。
既然是这样,高振东可就却之不恭了,有意义嘛。
高振东收了下来,顺口问道:“现在又是农忙时节了吧,那边的水的问题解决得怎么样了?”既然是农作物,那就顺便问问农业的事情。
黔山降水量不少,但是工程性和结构性缺水却是老毛病了,主要是地形问题,有水,但是只能眼睁睁的看着流走。哪怕有水库的地方,也因为地形问题,灌溉用的渠系压根修不了太远。
而让他想起这个问题,正是因为黔山种植土豆的大县草海县,在他上辈子的时候经历过旱情,差点连土豆都种不出来,当时还有部队的同志专门去帮忙打井找水来着。这个事情他听他水利口的长辈说过,故而见到深加工的土豆产品之后,触景生情,有此一问。
“这个我们不是很清楚,不过我们附近的山区百姓,大概是有的地方缺水,有的地方不缺水,和地形有关。像是黔飞厂旁边有两个小型水库,就好一些。但是山上的,就不一定够。”
高振东点点头,这是自然条件和经济条件共同决定的,还真是没有太多的办法。
送走两位同志之后,高振东看着那包土豆产品,突然想起了什么。
诶!好像这东西能用,而且特别适合黔山这类工程性和结构性缺水的山区!这是他水利口的长辈曾经给他说过的一种东西,还曾经让刚学过能量守恒的初中时代的高振东懵了一下子。
这东西原理简单,具体的计算也不复杂,说得难听点,知道原理之后不用算,一点一点试验都能做个能用的出来,而且结构也很简单,对于经济不发达的山区来说,多多少少都是有一点作用的,特别是在这个年代。
这东西发明其实挺早的,但是有点偏门,在国内现阶段知道的人还真不多,应用就更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