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他要再往上,已经不是我们能决定的咯,这事儿啊,得往上打报告。不管是个什么结果,我们部里的态度还是要有的,要坚决。”领导想了想,又补充了一句。
“嗯,你的这个考虑,是对的。”总工点头道:“好在振东同志除了年纪,硬条件是够的,级别差不多也够。”就是这个年纪是有点夸张。
“也不能这么说嘛,战争年代的时候,三十多岁的军级干部也不少见,这么算下来,也大差不差嘛,哈哈哈。”领导笑道。
“嗯,你说得有道理啊,人家振东同志还是从军队里面出来的呢,也算是很好的发扬了部队的这个光荣传统嘛。”
车子在两人的交谈中,不见颠簸,平稳丝滑的向前前进着。
——
京城郊区某地,西南飞机研究所的同志正在对某型飞机的模型进行风洞实验。
这个某型,实际上就是空优型战斗机,不过我们的习惯嘛,懂的都懂,都是某型。
上面对这个飞机非常的重视,来这里观摩和指导飞机风洞试验的同志,级别不低,而且是那种国外归来的、难得一见的、对空气动力学极为熟悉的最顶级的同志。
毕竟这年头必须得承认,除了极少数如高振东这样的人之外,国外归来的同志的确是在技术上和眼界上都事实上的遥遥领先。
“嗯,你们这个飞机的总体方案,很有意思啊,几乎是考虑到了现有的一切条件,对于飞机的气动外形在总体上,针对现有条件几乎优化到了极致。”
设计一个优秀的气动外形很厉害,但不是最厉害的,毕竟好的设计有趋同性。
但是针对环境现状,进行了合理的取舍,优化到了极致的气动外形,那就是另外一个概念。
所以这位同志对西南所这个气动外形方案,赞不绝口,颇有一点增一分则肥,减一分则瘦的感觉。
对于大师级人物的评价,西南所的同志们很是自豪,虽然这个外形的大半功劳,他们自认为不在他们自己身上,但是好东西就是好东西,能把方案落实下来,他们作为执行者还是非常的高兴。
“嗯,这个外形,我们得到了系统内专家的大力协助,主要的功劳,都是他的。我们也想过,能不能进一步改一改,再优化优化,但是想了很久,除了一些细节调整之外,在总体方案上,实在是没法下手,改不了。”
对方笑了起来:“嗯,既然很好,就不要改了。你们再继续锻炼锻炼,更好的提升了自己的能力之后,结合日后的环境,也许那时候就能改了。就好像那个机腹进气,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