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从上海滩崛起的百年豪门 > 第343章 金融投机客

第343章 金融投机客(6 / 6)

成天价,和世界的黄金成为俨然不同的独立地带。

大概是在1947年左右,香港政府会管控黄金的进出口。但由于内地大批的富豪来港,特别是沪市的那一波‘投机者’,他们来香港就大炒黄金,将价格炒到很高的位置。

最后的结果是:粤籍商人大胜,沪籍商人大败。

包括‘小哈同’(哈同的样子),据说前世来港后炒黄金,后来直接破产;这样的沪籍商人不少,都在炒黄金栽跟头了,所以后来沪籍商人几乎没有投资银行。

粤籍商人是任何获胜的呢?

据陈光良的了解,是粤籍商人利用本地优势,从南非、印度走私黄金,通过奥门中转,走私到香港。因为海外的黄金十分便宜,而香港的十分贵,所以粤籍商人每次趁着黄金价格大涨是,趁机用黄金现货结算。这样,粤籍商人不仅掌握着黄金,也掌握着市场,等到1950年战争停下,黄金价格轰然倒塌,那些沪籍商人破产不知道有多少。

而陈光良现在做的事情,就是存下大量的黄金现货,等以后有人将黄金价格炒高,他就套现。

按照现在的黄金价格:1盎司(28.35克)=35美元=140港币。

而香港一两是37.5克(沪市标准是31.5克),相当于香港一两黄金的价格在190港币左右。

而这一波香港的黄金,涨到600也是有可能的,所以就算现在的成本是200港币,这里面也是庞大的利润。

而陈光良只要不急,在高点慢慢套现,又在1949年9月前完成套现黄金,他就自然才是真正的赢家。此举既可以打乱粤籍炒金客的阴谋,又可以将沪籍炒金客的财富拿到自己手里。

便宜自己人,总归是好的。

陈光良对那些沪市的投机客,向来是没有好感的,所以毫无心理压力。

更何况这是投机市场,是没有同乡和朋友的。

前世粤籍的黄金投机客,更多是通过走私联盟,方便自己出货;他们胜在熟悉当地的黄金,以及能从海外走私便宜的黄金。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