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打死自己,也不可能同意,丢不起那人。
但李彻是谁啊,明眼人都知道李彻是庆帝钦定的继位者,未来大庆的主人!
早晚都得在人家手底下讨饭吃,自己不过是提前来了,有什么可尴尬的?
杨廉顿了顿,将圣旨后段一口气读完:
“望奉王体朕苦心,感念天恩,戒骄戒躁,善抚军民。
外则当秣马厉兵,震慑诸藩,抵御外侮,使宵小不敢侧目。
内则须保境安民,绥靖地方,使黎庶安居乐业,北方永固金汤!”
“钦此!”
圣旨宣读完毕,杨廉将圣旨卷起,双手捧向李彻:
“殿下,请接旨吧。”
大厅内一片寂静,所有人的目光都聚焦在李彻身上。
李彻的大脑飞速运转,飞快权衡了其中的利弊得失。
完全掌控山海关是巨大利好,至于五万精锐的加入,也是增强了奉军实力。
这份圣旨总体而言是利大于弊,只是李彻心中隐隐觉得,庆帝此举似乎更有深意,只是一时之间他看不透。
但此时显然不适合太过思考,他没有立刻去接圣旨,而是对着杨廉郑重地躬身一礼:
“儿臣李彻,谢父皇天恩!”
“父皇圣虑深远,体恤儿臣艰难,儿臣感激涕零,铭感五内!”
“儿臣定当谨遵父皇教诲,不负父皇重托!”
杨廉见李彻态度恭顺,言语得体,心中也松了口气。
默默将李彻的话记下,准备到时候一字不差地重复给陛下。
从自己嘴里让陛下知晓奉王孝心,对自己、奉王、陛下都是一件好事。
至于奉国君臣见旨不拜之事......嗯?有这事吗?
杨廉能走到今天这个地位,自然不是傻子。
当然知晓有的事哪怕看破了,也完全没有说破的必要。
和常磐所想的差不多,反正早晚都得在奉王手下讨饭吃,自要早做打算一番。
却见杨廉脸上笑容更盛,再次将圣旨递上:“殿下忠孝,陛下闻之必喜,请殿下接旨。”
李彻恭敬地伸手接过圣旨。
“恭喜殿下!”
厅内众人此刻都反应过来,齐声恭贺,气氛变得热闹起来。
待到寒暄过后,杨廉也很有眼力见地起身告退,给李彻君臣们留下单独相处的空间。
“杨公。”李彻亲自相送,笑容和煦,“一路辛苦,还请在大连多盘桓几日,待本王安排好军务,再设宴为杨公接风洗尘。”
杨廉笑着拱手:“殿下客气了,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