蓝三旺这会儿也才刚刚从地里浇水回来。
听了青峰的话,便坐在院子靠墙的小板凳上,一边捏着自己的肩膀,一边回道:
“这个事情有些复杂。”
“怎么说呢,没钱只是人的原因。”
“另一部分原因就是山的原因了。”
“你别看着我们这儿的山绿油油的也不像缺水的样子。”
“可实际上,这山里头的山地都是石头为主。”
“那些长在山里的植物也都是根系发达的耐旱植物。”
“因此,这些山能冒出来的水就很少。”
“有些山一个泉眼都没有,有些即便是有,也完全流不出来,才流出几米远就被山地自身消耗掉了。”
“远一点的山倒是有些水,可太远了,装水管的成本高,而且水管没办法埋到泥土里,一直被风吹日晒的话,肯定很容易坏。”
“到时候要是一年换一次水管什么的,也完全超出了我们这些人能承受的范围。”
“因着这种种原因,所以村里人一直没拉水管引水。”
“好在我们村里水井多,很多老房子的水井都是从建村的时候就挖好了的。”
“就像你家的水井一样,跟你家的老房子一起,已经存在很多个年头了。”
“那时候的工匠是真有本事的,所以挖出来的水井也耐用。”
“后面有了压水井,就加装上去,倒也能满足大家的日常所需。”
“只是这地里的庄稼就有些麻烦了。”
“唉~”蓝三旺叹口气,像是回想起了什么往事,神色有那么一瞬间的悲愤。
他道,“其实原先村里的日子并没有这么困难。”
“用水也没这么紧张。”
“以前村里的小河水位高,地里的庄稼用水都不是什么难事。”
“就是后来杨食人那些混蛋弄了大型的抽沙机回村搞了沙场,把小河里的沙子都抽光了,还破坏水坝,这才导致小河的水位变成如今的样子。”
“唉~”
“原先小河里的水还能灌溉河边两侧的水田,如今是不行了。”
为了解决用水不足的问题,村民们不得不减少水稻的种植,改种红薯玉米这些较为耐旱的庄稼。
李青峰问道:“既然小河河床过低已经无法满足农田的浇灌,那为什么不在上游高于村子的位置建造一个蓄水的小型水库?”
“有了水库之后,再开渠引水入村。”
“工程量虽然大,但却是个一劳永逸的办法。”
李青峰想得很简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