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那边,还能多买四十亩。你读了那多么年书,算算这是多大产业?你爹当年在大明的时候,想都不敢想!”
屋外传来一阵狗吠声,惹得让人心烦。
莫小山低着头沉默不语,盯着自己磨出茧子的手指,那是长期握笔留下的。
他想起学校图书室里那些厚重的书本,想起老师说的“知识改变命运”,想起同学之间激扬的言语,想起了自己曾经许下的理想。
“娘,我想考大学。”他抬起头,“老师说我的成绩还不错,可以去考大学。我想……试试。”
母亲的脸色变了:“大学?那可是相当于大明的国子监,可不是我们普通小民能考的!”
“可以的!”莫小山语气肯定地说道:“在我们新华,不拘任何身份、性别,也不论任何出身,只要能考上大学,皆会获准录取,并且享受一定额度的政府助学津贴。”
“嗯?”母亲愣住了,“咱们这种普通农人家庭也能去考?”
“娘,在咱们新华,每一个子民都享有受教育的权利,概莫除外。”莫小山眼睛闪现出一丝光芒,“而且,读书也是我们普通人获得上升渠道的唯一出路。古人云,书中自有黄金屋。只要考上了大学,我们全家的命运就将彻底改变!”
“考上了大学,能做官吗?”母亲小声地问道。
“……”莫小山迟疑片刻,然后点点头:“能!”
“可是……”母亲脸上又露出为难的神色,“你要是读大学,又得好几年。那家里……”
“娘,读大学是有政府津贴补助的,三年下来花不了多少钱。”莫小山说道:“而且,毕业后,每月的薪水至少都有十块钱。”
“十块钱!”母亲轻声呼道:“那一年下来岂不是有……好几十块?”
“娘,一年下来有一百多块。”
“哦,有一百多块呀!”母亲呆住了,“……比我们种几年地还赚得多?小山,你莫不是在诓你娘?”
“娘,我怎么会诓你……”
摇篮里的婴儿突然哭了起来,母亲赶紧过去抱起来轻拍安抚。
“小山,娘不是不信你。”母亲的语气软了下来,“可家里的情况你也知道。我们要养六个孩子,哦,不,是七个孩子了,你继父再能干也……,你要是成了家,分了地,不仅自己的日子有奔头,对家里多少也能缓解一点。孙家的闺女真的不错……”
“就像你现在嫁给姓李的一样不错?”莫小山有些不耐地说道。
母亲的脸色瞬间变了,怀里的婴儿似乎感觉到气氛不对,哭得更厉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