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些惊讶,“我记得三年前,全国新生儿的数量还不到五千。”
“三年时间,我们的人口基数就增加了百分之三十多,再加上医疗条件也上来了,可不就人口出生数量就急剧增加了嘛。”
董新平说着,伸手指了指窗外医院主楼的方向,“光是这座东平第二医院,去年就接生了六百多个婴儿,产妇死亡率不到百分之一。放在大明或者欧洲的话,这个数字至少是百分之十以上(大明产妇分娩死亡率其实在5-10%,而欧洲产妇分娩的死亡率极高,普遍在15-20%左右,即使到了19世纪初仍达10%)。”
郑立辉点点头,目光又不由自主地飘向门口。
董新平见状,笑着岔开话题:“说起来,今天医院倒是热闹。我刚才路过几个病房,听说有三十多个产妇待产。”
“是吗?这么多?”郑立辉眉头一挑,“呵,今天可是个好日子,小满。希望所有人都能人生小满!”
说话间,会客室的门被轻轻推开,一名带着蓝色口罩的女护工探进头来:“郑部长,手术结束了。一切顺利,尊夫人和孩子都平安!……是个千金,六斤四两!”
“母女平安!?”郑立辉猛地站起来,脸上露出惊喜的神色。
“是的,郑部长。刘院长说手术过程比预想的还要顺利,出血不多,孩子哭声很响亮。”女护工的眼睛在口罩上方弯成了月牙,“现在,尊夫人在复苏室内观察,孩子已经送到育婴室了。您要不要去看看?”
郑立辉点了点头,转头向董新平微微示意,然后便在女护工的引领下,朝育婴室走去。
透过玻璃窗,他看到那个小小的婴儿,小家伙正攥着拳头沉沉睡去,脚脖挂着一张纸牌,上面记录着她的出生信息。
走廊上,隐隐传来董新平对医官们的训话:“……下季度,要对妇幼医疗设施进行一定程度上的扩建,准备迎接下半年的婴儿出生潮。还有,针对乡镇农村妇幼保健方面,你们需要提供必要的人手,做几次巡回医疗……”
郑立辉走到窗前,解开风纪扣,让晚风灌进脖颈,体味一种前所未有的畅意。
“呵呵,小满。”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