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笑,“陟陆大臣深知朝堂之事,儿臣岂敢忽视。父皇虽已将权柄交于我,但我知,权力从来不是一蹴而就的。每一位大臣的心思,都是朝堂稳定的关键。”
陟陆大臣沉默片刻,似乎在思量朱标的言辞,最终点了点头,“太子言之有理,若能得到您的支持,我们定能在这场风云中立于不败之地。”
朱标微微一笑,目光锐利,“只要陟陆大臣愿意与我携手,太子必定不会让您失望。”
太子府的书房里,朱标站在窗前,眼神如同秋水般深邃,似乎在沉思着朝堂上的纷争与动荡。
今天的会面,和昨日的见面,不同的是这一次他即将与朝堂上一些最为重要的大臣们展开最后的较量。
“父皇的态度依然不稳定,而朝中那些大臣也在随时观察我的每一个行动。”朱标自言自语,内心的焦虑和压力如同不可避免的阴霾笼罩着他。
“太子,您似乎有些心事重重。”李忠的声音从背后传来,带着几分关切和急切。
朱标转过身,抿了抿唇,语气平稳却依然带着压抑的情感:“李忠,朝堂上的局势越来越复杂,父皇与朱棣的斗争,已经不仅仅是我们父子的恩怨。每一步都充满变数。”
李忠轻轻点头,眼中闪过一丝忧虑,“太子,父皇对您的态度始终如影随形,不可捉摸。尤其是最近朱棣阵营的动作频频,若不加小心,恐怕会再次激化局势。”
朱标的眼中闪过一丝冷光,缓缓开口:“你说得对。朱棣虽然暂时没有显现出太多的动作,但他背后的人,早已在朝中埋下了伏笔。尤其是那些原本支持我的大臣,也开始出现动摇。”
李忠沉默片刻,低声道:“太子,您的每一项行动,都会成为朝堂的焦点。此时此刻,若想稳住大局,除了展现出领导力之外,恐怕还需要更为深思熟虑的策略。”
朱标点了点头,眼中隐约闪过一丝决绝:“是时候展现出真正的决策力了。”
就在朱标继续思索时,书房的门突然被轻轻推开,朱瀚的身影出现在门口。
与朱标和李忠的紧张氛围不同,朱瀚步入书房时,神色显得格外从容,仿佛对一切都胸有成竹。
“皇叔。”朱标微微一笑,目光中带着一丝释然。“您终于来了。”
朱瀚走到书桌旁,眼神扫过桌上的文案,随意地挑起一个。
然后,他将目光锁定在朱标身上,“标儿,今天你似乎心事重重,是否有所不安?”
朱标叹了口气,走到窗前,“朝堂上风云变幻,父皇的态度依然不明确,尤其是那些臣子,表面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