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老爹拒绝和刘家的亲事后也纠结了许久,没想到不过一月就有媒人上门提亲。
他去细细打听过,得知是个守孝满三年的书生,性子极好,又有主见,更重要的是才学好,若不是要守孝早就能下场科考了。
甚至因为那书生双亲皆无,还愿意将王老爹也接去身边奉养。
“我儿,你觉得这门亲事如何。”
王老爹一时拿不定主意,所以去问了王家姑娘。
“爹爹,你看这符。”
王家姑娘捧着发光的符。
“看来这门亲事与你有益,那爹爹就答应媒人了。”
王老爹见状也不再迟疑,两家喜结连理。
新婚两月那书生就下场中了秀才,年少有为。王家姑娘也查出有孕一月,喜得王家老爹乐不可支。
“爹对我有恩,娘子生下这胎我打算随爹姓。”
那书生温文尔雅,中了秀才也没有改变自己的态度,他从成亲就是以爹称呼王老爹,而非岳父。
“好孩子,好孩子。”
王老爹嘴角咧得更开,不断庆幸自己当日听了老道长的话,尤其是得知刘家又因为婆媳关系闹起来之后。
不过这都是后话,眼下刘枫相看的第一门亲事就这么告吹了。
张大婶不死心,前前后后又跑了好几个村子,甚至越跑越远,可惜条件都没王家那么好。
思来想去,张大婶只好放低要求,刘枫家境实在是太糟糕了,但凡是真心疼爱女儿的都不愿意跳火坑。
“我又找到了一家,只是她爹娘要五两聘礼,半分都不能少。”
张大婶无奈的说,这还是要求最低的人家了,甚至有那狮子大开口的,一出口就要十两银子。
“什么,五两,这也太多了。”
刘母嚷嚷起来,五两银子可不是小数目。
“这家已经是最好的了。”
张大婶一听这话脸上便有些挂不住,她是真的尽心尽力在为刘枫相看了,可架不住刘家家境实在不好,刘母却是这副态度。
“五两便五两,我出得起,劳烦张大婶帮我应下了。”
刘枫想到日后能有人伺候刘母,家中的事情也有人操劳,就咬牙答应下来了。
“枫儿,这也太过了。”
刘母不赞同的摇头,刘枫挣的钱都给她看病了,这五两刘家是能掏出来的,但她觉得就为了娶妻不值得。
“娘,只要她入门之后好好伺候你,这五两就不多。”
刘枫摆摆手,他这几日勤快些多打些猎物就不碍事,五两总能攒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