的友谊,这一刻,怕是已经烟消云散。
“人往高处走水往低处流,不要有什么心理负担。”
“你要明白,你得到的肯定会比你失去的多。”
石宏熙开导项子墨。
“是。”
项子墨也知道,自己得了大便宜。
如果没有这件事,他此时此刻,恐怕还在省发改委整理数据,但现在,他已经是丹霞市政府办秘书一科的副科长,市长石宏熙的专职秘书。
这一步跨出来,前途已是一片光明。
只要不出太大的意外,他保底也能到副处级,而且是实职副处,这差不多是市委书记秘书,市长秘书的下限了。
“吕副校长那边怎么样了?”
随后,石宏熙问项子墨。
他选项子墨,可不单单因为项子墨是宋思铭的同学,可以帮他打探消息,还有项子墨江北大学毕业生的身份。
项子墨毕业之后,考了一个在职研究生。
其导师不是别人,正是江北大学常务副校长,吕建营。
吕建营是江北大学的三号人物。
周一的时候,石宏熙已经与江北大学校长刘元洲见过面,刘元洲对于丹霞,还是很有好感的。
如果再得到吕建营的支持,那丹霞争取江北大学新校区好办多了。
所以,他才在三天之内,第二次来到省城江台,这一次,主要要攻克的目标,就是吕建营。
“我刚刚给他打过电话了。”
“明天一早就可以见面。”
项子墨回答道。
另一边。
回到房间的宋思铭,也在研究吕建营。
江北大学的校级领导,有十六人之多,其中党委成员十一人。
也就是说,集体讨论,投票决定在哪建新校区的时候,一共是十一票,这十一票看似是一样的,实际却不一样。
党委书记邱景阳和校长刘元洲就不说了,两个人都可以算是江北大学的一把手。
他们投给谁,能起到风向标的作用。
而除了邱景阳和刘元洲,另一个具备风向标意义,能够影响到其他人的,就是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吕建营了。
宋思铭上学的时候,吕建营就是党委副书记,常务副校长。
五六年过去了,吕建营还是党委副书记,副校长,在这期间,刘元洲成了校长,邱景阳成了书记。
宋思铭相信,吕建营对刘元洲和邱景阳,肯定是不服。
既然不服,那投票的时候,站在哪一边,都有可能。
这就需要他们花费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