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资的进入会带来激烈的竞争,国内食用油企业要小心了。等他们的布局完成之后,会利用价格优势发起价格战,到时候能活下来多少国内企业还不好说。”
外资的进入不是来做慈善,他们是为了追求超额利润来的。
所以像什么利用低价策略打垮对手,占领了市场之后再大幅涨价的把戏,今后会层出不穷。
方唯明白蔡桐在担心什么,但目前他的能力有限,左右不了食用油市场的变化。
公司下属有榨油厂,但规模不大,对整个食用油市场来说根本微不足道。而且公司种植的油料作物数量也很少,种子有一些,同样不是主流。
“支书,我有个想法,咱们是不是可以加大油料作物的种子供应数量?”
蔡桐觉得这件事是危机也是机会,正好公司可以增加油料作物的种子产量。当然,现有的种子除了新一代大豆之外,其他的油料作物品种都需要升级换代。
当然,这只是他个人的想法,要想落实还得经过管理层的讨论。
“我这边可以尝试培育更高产的油料作物,但这需要时间。还有就是,油料作物的生产成本由多重因素构成,咱们没那么多的地,所以你也别太乐观。”
想要在食用油这方面抵抗住外来的压力,仅仅是拥有好的油料作物种子是不够的。
包括种植面积、生产成本、产量等等因素,都需要全面考虑。
方唯觉得倒是可以加大对榨油厂的投入,另外也可以想办法增加油料作物的种植面积。不管能起到多大的作用,有行动总比没有行动要强。
结束通话之后,他就去了研究所,和研究所以及作物所外派人员的负责人,探讨了这个问题。
“方支书,咱们这边适合发展油菜种植,所以可以先尝试培育更高产、品质更佳的油菜品种。现有的油菜品种,出油率不理想,产量也不理想。”
方唯和他们开了一个座谈会,有技术人员建议重点培育新一代的油菜。
当地有种植越冬油菜的传统,可以和水稻生产时间岔开,能节省大量的土地。
“也行,那就重点研究新一代的油菜,这个项目可以马上启动,正好新一代大豆项目也要接近完成了。”
方唯和大家商量之后,确定立项研发新一代的油菜。
等新一代油菜研发成功之后,还可以在水稻种植基地大面积种植,继而为榨油厂提供充足的原材料。
榨油厂现在主要就是生产菜籽油,加上一部分茶油,规模并不大。
未来还有很大的发展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