遇不测。“
当长达十小时的检验结束,张凯摘下护目镜,看着解剖台上重新排列整齐的骸骨。这些冰冷的骨骼通过科学的解读,已然化作会说话的证人。颅骨上的伤痕、骨骼中的年轮、微量元素的记忆,每一个细节都在诉说着死者生前的遭遇。而这些证据,将成为解开铁笼沉尸案的关键钥匙,引领侦查人员走向最终的真相。
王帅握着水库管理处提供的泛黄档案,纸张边缘已经发脆,油墨字迹在潮湿空气里晕染得模糊不清。窗外秋雨淅淅沥沥敲打着玻璃,将“幸福水库2014年加固工程验收报告”几个字洇成墨团。他抬起头,正对上老管理员李伯布满血丝的眼睛,对方指间的香烟灰烬簌簌落在褪色的工装上。
“那年确实搞过大修,”李伯的声音混着咳嗽,在空旷的值班室回荡,“但我就是个看闸门的,工程队进进出出,谁注意得到铁笼子?”他突然凑近,压低声音,“不过听说啊,施工方和镇上领导走得近,招标时连资质都不全”话音未落,远处传来铁门开合的声响,李伯猛地坐直,抓起茶杯猛灌,不再言语。
王帅带着队员连续三天泡在水库档案室。霉味刺鼻的库房里,白炽灯在蛛网间摇晃,照亮一排排贴满“机密”标签的铁皮柜。2014年的施工日志显示,工程由“远途基建有限公司”中标,项目经理一栏赫然写着“田丰”——这个在任涛案中出现过的名字,让王帅的心跳陡然加快。然而仔细翻阅,每日记录工整得近乎完美,混凝土浇筑时间、钢筋型号标注详尽,找不到任何漏洞。
“张队,这账本有鬼。”技术员小陈突然指着电脑屏幕。在财务支出扫描件里,一笔23万元的“河道清淤费”引起注意,备注栏却只有潦草的“加急处理”。更蹊跷的是,对应日期的施工照片中,本该作业的河段水面平静,完全没有清淤迹象。但当王帅要求查看原始票据时,管理员却支支吾吾:“那些老单据早该销毁了,要查得去档案局”
走访当年的施工人员更如坠入迷雾。退休的泥瓦工老周坐在门槛上,烟袋锅敲得砖地咚咚响:“我就砌过坝体,没见过什么铁笼子。”可当问到是否记得有个戴婚戒的监工,老人手一抖,烟丝撒了半地:“不记得,不记得”而住在水库边的渔民张大娘倒是提供了线索:“那年秋天总听见半夜有卡车响,车灯照得河面反光,后来水就浑了好一阵子。”但具体日期、车牌号,她却怎么也想不起来。
调查陷入僵局时,王帅把目光转向周边监控。2014年的老旧摄像头画质模糊,在海量视频里筛查无异于大海捞针。连续熬了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