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围的泥土:“越是这种情况,越不能放过任何细节。你看,尸体下方的泥土有挤压变形痕迹,虽然被翻动过,但还是能看出受力方向。”他用树枝在泥土上比划着,“尸体应该是被人从上方抛下来的,而不是平放在坑里。”
“但抛尸角度和高度,现在很难准确判断了。”杨林摇头。“尽量还原,我们回去结合三维模型和尸检报告再分析。”杨森说着又取出微量物证提取套装,将尸体周围的毛发、纤维、碎屑一一收集。
当夕阳的余晖洒在拆迁现场时,杨林和杨森终于完成了初步勘察。他们的防护服沾满泥土,脸上也满是疲惫。“虽然现在没发现明确线索,但这些物证里,说不定就藏着关键证据。”杨森看着装满证物的箱子说道。
杨林点头:“走吧,接下来就看实验室的分析结果了。希望那些土壤、纤维、划痕里的物质,能给我们带来转机。”两人提着勘查箱,在陆川的注视下走出警戒线,警灯的红光中,拆迁现场依旧寂静,仿佛隐藏着无数等待被揭开的秘密。
针对李二住的线索,陆川交给了王帅这边调查。
王帅将李二柱的照片钉在白板上时,照片边缘被图钉压出褶皱。这个38岁的拆迁工人,身份证照片里眼神躲闪,右眉上方的疤痕在闪光灯下泛着诡异的光。“重点查他近一个月的行动轨迹,特别是案发前后。”王帅对着围拢的组员下达指令,笔尖重重划过李二柱的名字。
调查从李二柱租住的城中村自建房开始。狭窄的楼道堆满旧纸箱,霉味混着廉价烟味扑面而来。王帅敲开302室的门,房东老太太颤巍巍地开门:“二柱有半个月没交房租了,敲门也没人应。”屋内弥漫着酸腐气息,泡面桶堆成小山,床头散落着拆迁队的安全帽和磨损严重的劳保手套。
“找房东调取监控。”王帅蹲下身,在床底摸出个铁盒,里面整整齐齐码着成捆的现金,百元钞边缘还沾着泥渍。技术人员迅速对房间展开勘查,在衣柜夹层发现个老旧手机,开机后跳出数十条加密信息,发送时间都在深夜,内容多是“老地方见”“货已备好”。
循着线索,王帅带队突袭李二柱常去的废品回收站。老板见到警察瞬间脸色煞白,裤兜里的手机还在震动。“他他总半夜拉来建筑垃圾,说里面有钢筋废料。”老板哆哆嗦嗦打开监控,画面里李二柱的三轮车后厢焊着夹层,深夜两点驶入回收站时,车斗明显比空车下沉许多。
更关键的证据来自拆迁办的备用监控。王帅在档案室翻找三天,终于在角落的硬盘里发现被删除的视频片段。恢复后的画面显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