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五的兵力还保存了大半,这一万贼军里头,起码有六千多人都是朱五手下的老贼。
他们甚至不敢走赣江水路,赣江南下要经过泰和、万安两县。
这两县现在都是汉军地盘,所以只能带着大军改走赣江支流的明德水南下。
走明德水南下,朱五要进入南赣,就必须先打通壕头隘。
……
汉军和平接收了吉安府城,余下的吉水、水丰二县,终于不再继续观望,连忙遣使送来降表,请求归附大汉。
吉安府并入到大汉版图,不光有战略意义,还有政治意义。
因为江西省的精华都在赣北,而赣北的精华则都在吉安、南昌二府。
前明有句谚语说的好:翰林多吉水,朝士半江西。
有明一朝,江西出过的举人进士,可是直接占了大明所有举人进士总数的一半还多。
而这些江西举人进士里面,又以吉安、南昌二府占了最多。
汉军拿下吉安府,又南北兵逼南昌府,四舍五入基本等于控制了全国一半的进士读书人。
而且,江西的四大书院,目前汉军已经控制了其中之二,一个是庐山脚下的白鹿洞书院,另一个是吉安府城东江心洲的白鹭洲书院。
两大书院的山长都很有默契,朱五来了跪朱五,汉军来了跪汉军,反正只要不破坏书院,那什么都好办。
呵呵,不破坏书院?
怎么可能呢,大汉已经在强推学府制度,跟学府几乎完全对立的书院,后期必然会有大变动。
当然,这跟杨芳和陈有年没啥关系,他们都属于武将,只管带兵拜会两大书院的山长,对书院后续怎么处置,那都是文官们该操心的东西。
汉军进驻吉安府城,因为朱五没有设立过吉安知府,而是直接他这个假“赣王”管辖,又以周济这个假“承相”代掌府城大权。
现在朱五已经南下跑路,陈有年是出征在外的武将,不能直接任命官员。只能先通电请示荆州,这才让随军的一个镇长官,暂时接任吉安府代理知府官职。
接任代理知府的镇长官叫徐绱,他原本只是努力在地方乡镇卷上来的分田官,知道湖南要出兵江西,便主动报名随军,想要在江西更快立功干出政绩。
不曾想,随军而来还什么都没做,知府官职从天而降,一下子给他连跳了好几级。
虽然还是代理知府,可代理知府也是知府了,就算后头新知府来了,这临时安抚好了吉安府城,政绩功劳那也是他的,等江西被大汉拿下,保底他都能升到县城做官办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