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任知府叫张怀恩,浙江绍兴人氏,是温体仁举荐的。
“自崇祯三年开海以来,松江府经济繁荣,百业兴旺!”
“仅去年,我府税收总额,较之海禁之时,足足翻了三倍有余!”“此皆乃陛下圣明,国师大人高瞻远瞩……”
张知府侃侃而谈,大表功绩。
当然了,也并非是吹嘘。
松江府的棉布纺织业,堪称是天下第一,经济底子原本就十分雄厚。
如今借助开海之利,加上上海县异军突起,松江府的经济自然是异常耀眼。
假以时日,超越苏州府也是极有可能。
崇祯听了奏报,也是龙颜大悦。
官员贪腐是一回事,不管怎么说,朝廷的钱袋子鼓了,这都是一件大好事。
张怀恩看到崇祯的神色,不由得心头暗喜。
紧接着,海关的关长上前奏报。
此人名为杨政和,是从户部直派到海关的官员,也是个精明能干的干吏。他从不畏艰辛草创海关,到秉公执法,为国敛财,征收关税及其他税费,查缉走私……当然也少不了对皇帝陛下和国师、尚书大人的大肆吹捧。
接着其他官员和士绅、商人代表站出来,大谈而特谈朝廷政策好,地方官府清正廉洁、克己奉公,商人奉公守法,等等。
总而言之,松江府、海关治理得很好。
朝廷若是想在这里搞什么大动作,破坏了这大好局面,那动摇的可是朝廷的经济根基。
崇祯从始至终都是和颜悦色,云逍也是面带微笑,耐心地看着他们演戏。
直到最后,张知府呈上了一本由上百江南商贾、士绅联名签署的“万民折”。
“陛下!”
张知府一脸诚恳地说道,“松江府能有今日之繁荣,归功于朝廷新政,亦离不开松江府商界的表率。尤其是上海总商会会长,来长青先生!”
“来先生这些年,修桥铺路,开设义学,赈济灾民,活人无数!”
“实乃我江南商人之楷模,百姓口中的‘来大善人’!”
“陛下明鉴,此乃我等汇集万民之意,嘉奖此等忠君爱国之义商!”
崇祯眉毛一挑,心里涌起一股怒意。
云逍的目光从众多官员和士绅、商人身上掠过,心中一声冷笑。
还真是利令智昏啊!
刚刚放出风声,要来长青补上一千万两银子的税款。
今天这些人就借着面圣的机会,来给来长青当说客。不过倒也不能说他们蠢。
这些人的屁股都不干净,来长青倒下,他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