了一圈,顺便给谢林来点“拔苗助长”。
“王爷尽管吩咐!”
谢林看向李想,双眼放光。
虽然他对于水稻的种植与改良非常感兴趣,并且有着自己的一些研究想法。
不过,整个观狮山书院都知道,李想的想法,是最有创意的,也是最有可行性的。
如果今天能得到指点,说不定以后还能拿到大唐皇家科学技术奖的农学奖。
“这水稻的种植与改良,无论怎么做,最终的目标都是提高水稻的产量,想要增加水稻的产量,只有几个办法。”
“一种像是格物学院的姚盛,他正在研究如何使用肥料提高水稻的产量。另一种,则是推广南洋水稻,改良水稻种子,从根本上提高产量。另外,我们还得想办法减少病虫害,能不能想出一个办法,把那些虫子给消灭掉。”
李想一口气提出了三条增加水稻产量的方法。
虽然不能说所有的研究成果都很好,但是任何一项技术的突破,都能让水稻的产量更上一层楼。
没办法,现在的水稻产量,跟后世差的太远了。
就算是引进南洋水稻,也只能达到后世三成的产量。
当然,李想也没想过能提高多少,毕竟,这是无数科学家的心血结晶。
只要大唐的粮食产量能赶上后世的一半,李想就已经很满足了。
如果能够完成这个目标,再加上未来从美洲运来的土豆、红薯,至少可以养活五亿人。
到了那个时候,大唐才是真正意义上的“超级帝国”。
“燕王殿下,这三条增产之路,我们研究所一定会深入研究,还会与姚盛继续联合研究。”
“至于新品种的培育,我们还打算去南洋,找一些高产的品种。至于怎么消灭虫子,我们暂时还不知道,不过我们会做一些实验。燕王,您觉得这样行吗?”
谢林听出李想话里的弦外之音,心中一动。
有些事情,他或许不知道,可是,燕王却一定知道。
观狮山书院这些年的发展,有很大一部分原因,离不开李想的明里暗里的指点。
如果能得到燕王殿下的亲自指点,那么,他们的研究速度将会大大的加快。
“我有几个想法,第一个办法,我已经在讲课的时候说过了,姚盛也在研究,你们好好配合。至于第二个办法,我倒是有一个想法,不过这个想法比较麻烦,不是一时半刻就能见效的,可如果能够成功的话,或许能够提高水稻的产量。”
“燕王殿下,我等并不怕麻烦,也不惧花费时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