堆芯底部那15厘米厚的燃料舱钢结构,原本是坚固的防线,此刻却在高温的侵蚀下摇摇欲坠。
钢结构与堆芯接触的部分,迅速被烫得红热,那耀眼的光芒仿佛是死亡的警示灯。
金属在高温的作用下,其内部的原子结构开始发生剧烈的变化,原本紧密排列的晶格逐渐被打破,材料的强度也随之急剧下降。
从微观层面来看,金属原子在高温下获得了更高的能量,它们之间的结合力变得不再稳定。
原本有序的金属晶体结构开始出现位错和滑移,这使得钢结构的力学性能发生了根本性的改变。
原本能够承受巨大压力和应力的钢材,如今在高温的肆虐下,逐渐失去了原有的刚性和韧性,开始出现变形和软化的迹象。
狭窄的反应堆内部空间,此刻成了康纳斯巨大的阻碍。
康纳斯此刻就像一头想要偷吃蜂蜜却被挡在屋外的熊,显得无比急切和无奈。
它的身躯在狭窄的空间里艰难地扭动着,每一次动作都伴随着周围钢结构的“嘎吱嘎吱”声响,那声音仿佛是钢结构在痛苦地呻吟,预示着随时都有可能断裂。
康纳斯不断地调整着自己的姿势,试图找到一个能够让自己摆脱束缚的发力点。
它的尾巴用力地摆动着,如同一条粗壮的鞭子,不断地抽打着周围的钢结构。
那尾巴上的肌肉紧绷着,每一次摆动都蕴含着巨大的力量,试图撑开周围那看似坚不可摧却又在高温下变得脆弱的金属框架。
与此同时,康纳斯的四肢也在不断地用力。
它的前肢粗壮有力,爪子深深地嵌入到钢结构的缝隙中,试图通过撑开这些缝隙来为自己创造更多的活动空间。
它的后肢则紧紧地蹬着周围的金属壁,每一次蹬踏都让整个反应堆室微微颤抖。
在它的不懈努力下,钢结构开始出现了更多的裂缝。
这些裂缝如同蛛网一般,从康纳斯用力挤压的地方开始向四周蔓延开来。
一些细小的碎片不断地从钢结构上掉落下来,发出清脆的声响,在寂静的反应堆室内回荡。
然而,反应堆的结构远比康纳斯想象的要复杂得多。
反应堆的设计是一个高度精密且复杂的系统工程,各个部件之间相互关联、相互制约。
燃料舱钢结构只是其中的一部分,周围还有众多的支撑结构、管道系统以及各种安全防护装置。
这些部件共同构成了一个庞大而复杂的整体,任何一个环节的破坏都可能引发连锁反应。
康纳斯的挣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