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她是你的结发妻子呀!你说杀就杀?”
朱元璋放下筷子,淡淡的开口。
“皇上,莫说是臣的妻子,就算是臣的儿子,只要不忠于大明,对皇上稍有二心,臣即刻诛之!”
咚咚,邓镇叩首的声音,不住的在殿内回荡。
李景隆一直低着头,垂首站着。
但他的目光却一直在动,观察着周围一切情况。
忽然,李景隆目光一凝。
距离朱元璋和朱标餐桌不远处,放着两张圆凳。
而在圆凳边上的小桌子上,还放着两个茶盏。
想来刚才应是有人坐在那,在得知李景隆和邓镇两名国公觐见的时候,从另一个方向退下了。
更出乎他意料的是,向来仁厚的太子朱标,始终背对着邓镇,慢条斯理的吃着自己的早膳。
“按理说这个时候,朱标是要说话的!”
李景隆心中盘算道,“可他为何一点反应都没有?看来,我的推断是正确的。”
现在的朝局已不是六年前了,甚至不是三年前。
李善长是朱家爷俩,欲除之后快的淮西旧官僚领袖。
但之所以在要把李善长案如此的扩大,且牵扯的军侯这么多,应该就是朱标的意思。
李景隆的头脑之中,不断回想着李善长案所涉及到的军侯名单。
除了陆仲亨,唐胜宗,费聚,陆聚,黄彬,郑遇春,赵庸。东宫那边还给蒋瓛加上了顾敬,郭振这样的勋贵二代。
而在李景隆的记忆中,除了这些人之外,还有故去的吴桢,杨璟,薛显,王志,金朝兴,陈德,梅思祖,俞通海等人。
这里面固然有这其中有些老军侯,确实是不遵王法的原因。
在李景隆看来,最重要的一条就是,朱标削弱非其嫡系之中的淮西勋贵集团的决心。
涉及到李善长案,活着的自然是难逃一死。死了的,他们的爵位也会被收回。既削减了他们的家族在军中的影响力,又给朝廷空出来许多爵位。
空出来的爵位....很重要!
侯爵多了就不值钱,而这些侯爵以及他们的权柄,给谁呢?
自然是朱标的嫡系。
而李善长案中,有一条很重要的证据。
那就是李景隆在守孝的三年之间之中,蓝玉跟王弼在北鱼儿海大破北元,除了北元皇帝与太子匹马逃窜之外,北元朝廷几乎大多数的皇亲国戚,后妃公主都被俘虏,堪比霍去病卫青之功。蓝玉也因此,被晋封为凉国公。
而在这场战役当中,据说是搜到了当初胡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