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回去深入研究,看看能不能找到更好的解决方案。
尤其是回收阶段的连接和分离机制,这是新火箭研发成功的关键之一。”
接下来的日子里,项目组的成员们再次投入到紧张的研究中。
他们查阅了大量的资料,进行了无数次的模拟实验和计算。
终于,陈工兴奋地跑到李先生的办公室:
“李先生,我们航天工程组找到了解决回收阶段连接和分离机制问题的方法。
我们设计了一种新型的电磁连接装置,在火箭飞行过程中能牢固连接各段,在回收时又能通过精确控制电磁力实现快速、稳定的分离。”
李先生眼睛一亮:“太好了!这确实是个不错的思路。
那化学组和材料组那边怎么样了?”
这时,王教授和刘博士也走了进来。王教授笑着说:
“化学组经过反复试验,找到了一种新型的合金材料,用来制作燃料输送管道。
这种材料不仅耐高温、耐腐蚀,而且成本相对较低。”
刘博士接着说:“材料组也对新型火箭外壳材料进行了改进。
我们通过添加一种特殊的添加剂,在保证强度和耐高温性的前提下,成功降低了材料的重量。”
李先生高兴地站起身来:“大家这段时间的努力没有白费!
既然各个关键问题都解决了,那我们就尽快开始制造新的可回收火箭原型。”
在大家的共同努力下,新的可回收火箭原型很快制造完成。
实验场地再次热闹起来,科研人员们紧张而有序地进行着最后的检查和准备工作。
随着倒计时的结束,火箭底部喷射出耀眼的超氢燃料火焰,缓缓升空。
大家都紧紧盯着火箭,心中充满了期待。
然而,当火箭飞行到一定高度,准备进行回收阶段时,意外发生了。
火箭的一段突然失去了控制,在空中剧烈摇晃起来,紧接着发生了爆炸。
现场顿时一片寂静,随后传来一阵叹息声。
李先生脸色苍白如雪,还在事前他已经做好了充足的思想准备。
沉吟片刻,他迅速组织人员对事故原因进行调查。
很快,此事就有了结果。
没有半点犹豫,李先生立刻召开事故分析会。
会上,陈工满脸愧疚地说:“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是回收阶段的电磁连接装置出现了故障。
在火箭飞行过程中,电磁力出现了波动,导致连接不稳定,最终引发了爆炸。”
王教授皱着眉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