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想起了王佳卫的《花样年华》,楼道里昏黄的灯光从梁超伟和张漫玉身后洒下,逆光下两人的身姿、旗袍的轮廓等都得以优美地展现。
但和路宽比呢?
和《返老还童》中的把过曝和逆光这种摄影技法,融入到整个人物和隐喻的国家命运中比呢?
这已经脱离了简单的术,可以说进入到了道的层次。
同赵飞当时在片场骤然间听到路宽天才般想法的下意识反应一样,顾长未也有些按捺不住心中的激动和感慨。
中国电影,也许真的要出大师了。
如果说影片开场时,他还在担心《返老还童》会不会跟自己苦心孤诣的处女作《孔雀》竞争金熊。
那此时的顾长未已经完全放下了这些不切实际的念想,从一位顶级摄影师的视角,真正地对这部杰作感到心悦诚服。
更关键的是,不但他这样的专业人士能看到电影中独具一格的镜头语言和画面风格。
连身边的蒋文丽都能从普通观众的视角接受和认可这部电影的故事性。
顾长未不知道该怎么在艺术片和商业片之间对这部《返老还童》下定义。
一路游历的李明,在睁眼看世界的过程中开始塑造自己的人生观和世界观,并把自己的经历都写进了笔记。
也就是电影开头,张漫玉在病床上给女儿讲的那一本笔记。
李明抵达了美国,和养母相聚,这时候的李明已经逐渐褪去了老态,逆生长的效果凸显,差点让惠英鸿认不出来。
他和张漫玉又一次相遇了。
在这里,国家命运的暗线暂时隐匿,男女主角的感情命运作为明线突显。
昆汀等人对暗线的懵懂,不影响他们作为西方人对于魔幻爱情的解读,第二幕的逆光是在这里给他们“准备”的。
“听说你已经开始跳芭蕾了?”
张漫玉笑容温婉:“是的,我会成为一个舞蹈家,你期待吗?”
“当然。”
不知为何,朝思暮想的青梅竹马站在面前,李明却觉得已经有了隔阂。
他这几年的游历塑造出的人生观以及心中民族主义意识的觉醒,和张漫玉资产阶级大小姐的家庭背景已经有些格格不入了。
就这样,李明在美国生活了两年。
他像自己儿时的偶像、记者和飞行员哈里森一样,在北美大陆游历、观赏,用自己的脚步丈量着异域的国土,开拓着眼界。
此时的张漫玉也正式开启了自己的芭蕾舞生涯,因为优美体型和姣好面容,很快就脱颖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