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从死后,我就一直害怕见到母亲,于是选择了这样一种存在方式。”
“不属于生者的世界,也不属于逝者的领域。”
“永远背负着愧疚的枷锁,用着虚假的名字,在这个让人悲伤的地方飘荡。”
“现在,我该做出决定了——我准备继续往前走,也许,还能见到母亲?”
迪伦犹豫了一下,想说些关于血人巴罗的事。
但转念一想,血人巴罗对海莲娜而言,不过是单相思的痴缠,更是亲手结束她生命的人。
此刻提起,只会破坏这难得的平静,便把话咽了回去。
而且,他之后总归是要把对方带到自己的世界里去的。
那时候,她自然也就能见到拉文克劳了。
相比之下,他对海莲娜所说的“离开”更感兴趣。
幽灵的离去,这可是极其罕见的事情。
从某种角度来看,幽灵和画像,其实有着相似之处。
驱动它们在世间留存并活动的,都是巫师生前留在这世上的种种痕迹。
那些痕迹或许是强烈的情感,或许是未竟的执念,又或许是某种深刻的记忆,如同无形的丝线,维系着它们与这个世界的联系。
不过,若是细细比较,就能发现两者之间有着明显的不同。
画像虽然也能模仿巫师生前的言行举止,与人进行交流,但这种交互往往是相对被动的。
它们的反应更多是基于巫师注入其中的魔力和留下的痕迹,像是设定好的程序。
只能在特定的情境下做出有限的回应。
比如,当有人提及某个巫师生前熟悉的事物时,画像可能会说出几句相关的话语,做出几个习惯性的动作。
但很难主动发起一场深入的、充满变数的对话。
也无法真正理解对话背后复杂的情感和深意。
——除了制作画像的巫师水平过高。
而幽灵则截然不同。
它们在与人交互时,主动性要强烈得多。
这背后的关键在于,幽灵承载的是真正的巫师本人的意识。
这种意识完整地保留了巫师生前的思维方式、情感波动和自主判断能力。
它们能够主动观察周围的环境,感知他人的情绪。
甚至会根据自己的意愿去选择交流的对象和话题。
就像海莲娜拉文克劳,她可以自由地在霍格沃茨的走廊里飘荡。
在看到迪伦手中的冠冕时,会主动上前询问,会因为回忆起母亲而流露真情。
也会在读完信后,做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