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45章 科举改革深化

第845章 科举改革深化(1 / 6)

二月十二日的经筵,对学术界的影响是翻天覆地的。

大明的经学、史学,都要因此改变。

也因为此,对这场经筵的结论朱由检和群臣都很慎重,由刘宗周、钱谦益主笔,撰写相关稿件。

直到二月十六日,经过内阁大学士审议、半月朝通过的经筵录,方才传播出去。

《京报》专门发行增刊,报导这条消息。

刚刚结束第三场考试的举子,看到的就是这个。

他们纷纷认识到,大明的科举将有大变:

“四书点校修缮,五经校注大改。”

“这科举的四书义和五经义还怎么考?”

“按旧学还是新学?”

这是举子们最关心的事情,他们中很多人不关心经书如何注释,更关心的是考试内容会不会变。

当今皇帝登极后,先是设立明法科、明算科,又提倡三场并重,提高了策论的地位。

这一切都表明皇帝有改变科举的意思,他们担心皇帝为了推行新经学,会把科举大变。

一时间,刚结束考试的举子,尽皆讨论这一点。

年轻的举子还好说,他们脑子灵活,自忖能学习新经义,甚至能和年长举子站在同一起跑线。

但是年长的举子,对此就不乐意了——

他们的思维已经固化,很难接受新经学。

而且这些人大多有家有业,根本没有精力,去学什么新经学。

出于未来参加科举考虑,他们认为经义不该变。

这些人有的唉声叹气,有的却想到了三年前的事情。

三年前参加戊辰科考试的举子能示威,难道他们辛未科的考生就不敢吗?

尤其是那些参加过三年前那件事的,开始积极串联,想要再搞一次大事件。

——

这些人的动向,很快被锦衣卫报到宫里。

朱由检在朝会上将此传给诸位大臣,笑道:

“大明的士子,在表达意见上很热情啊!”

“国会一定要设起来,给他们发表意见的权力。”

“有了正当途径反馈,他们就不用必须闹事了。”

“一万以上士子联名的,公民委员会必须在国会提案、国会必须给结论。”

将前段时间给民众的权力,放宽要求拓展到士人。

以当前这个时代来说,士人的影响力远比普通民众要大,他们联合起来,影响力远胜民众。

朱由检出于这点给士人权力,出身士人的群臣有的对此很高兴,有的却很不安。首辅韩爌说道: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