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38章 古文尚书是伪经?

第838章 古文尚书是伪经?(2 / 4)

让群臣惊得一时失语了。

他们万万没有想到,皇帝竟然要废弃《古文尚书》。

那样如今流传的《尚书》五十八篇,就有二十五篇被废弃,只有《今文尚书》三十三篇,作为大明书经。

这么剧烈的变动,就连刘宗周也不赞同,劝谏道:

“陛下,朱子等先贤虽然对《古文尚书》多有疑惑,却并未称其为伪经。”

“蔡氏传也经朱子订正,分辨今古文,删改经文,已经足够完善。”

“《朱子语类》曾曰:书中可疑诸篇,若一齐不信,恐倒了六经。”

显然,对《古文尚书》怀疑的不是一个两个,但是为了维护书经的权威,刘宗周认为还是应该采信。

群臣对此纷纷附和,就连钱谦益也说道:

“陛下,武宗正德皇帝所用年号,便是源自《大禹谟》。”

“《古文尚书》或有不实之处,却不可能完全是伪经。”

“孔安国、梅赜,写不出这种经文。”

朱由检听着群臣的想法,装做若有所思的样子,向他们道:

“那么你们以为,《古文尚书》是真的?”

“梅鷟对金城的质疑何解?”

“这个地名,可是在孔安国死后出现的。”

“应该如何解释?”

这个说法,有的臣子没有听闻,却也有人看过《尚书考异》。

这部书的作者梅鷟是正德八年举人,曾任南京国子监助教。他从语句、文体、史实及传授源流等方面,一一发掘《古文尚书》的出处,将宋人的怀疑落实到学术层面。

在朱由检命人取来《尚书考异》让群臣一同观看后,这些人纷纷皱眉,认识到古文尚书存在的矛盾。

虽然从这一点质疑不可能完全推翻古文尚书,但是若说古文尚书一点问题都没有,却是谁都不信。

钱谦益试着解释道:

“这些错漏,或是后人流传时所加。”

“《古文尚书》的来源,应该是古简。”

仍旧维护古文尚书,不认为它是伪作。

朱由检同样不想完全否定古文尚书,因为它已经完全融入儒家,成了当今儒学的一份子。

他之所以要把古文尚书分出去,不过是为了避免将来被证伪后,对他要确立的新儒学带来冲击而已。

所以他对钱谦益的这个说法很赞同,神色沉着若有所思地道:

“如此说来,古文尚书应该是来自散乱的古简,或者先秦典籍引用的《尚书》内容。”

“孔安国、梅赜等人将其重新编次,又加上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