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崇祯重振大明 > 第831章 文思学堂

第831章 文思学堂(1 / 6)

文思院,光学研究所。

自从在吕祥的支持下成立这个机构后,薄珏开始了对光学镜片的探索。

首先就是手表和钟表的镜面,薄珏在经过多番测试后,确定使用透明无色的胶棉。

这不仅是因为胶棉不易碎,还因为相比玻璃来说,它更容易加工。

对于还无法大规模生产的玻璃来说,它的成本也更低些。

直到使用一段时间后,才发现它的缺点。

“这胶棉也太娇贵了,容易留下划痕,还容易发生畸变。”

“它的透光率本就不高,这下更不如玻璃了!”

看着军中反馈的意见,还有一片完全被刮花的表盘,薄珏摇了摇头,感觉胶棉虽好,有些方面却不如玻璃。

只是玻璃镜片的烧制和加工实在太难了,尤其是大块平板玻璃。

他到现在都没有找到办法,无法解决这个问题。

现在,他只能按照皇帝的要求,摸索各种光学镜片。

尤其是《墨子》中提到的鉴低和鉴团,也就是皇帝提到的凹透镜和凸透镜。

薄珏通过对镜片进行组合,发现了很多光学现象,甚至进一步改进了望远镜。

但是皇帝所说的显微镜,他却仍没有发明出来,也没有发明其他东西。

他感觉现在的自己,脑海中就是一团浆糊,似乎有什么东西喷薄欲出,却又抓不到踪迹。

无奈之下,他只能研读《墨子》,希望能得到更多的启示。

陈继儒等人,就是在这种情况下来的。

他们一到文思院,就受到了薄珏欢迎。

很多敬仰陈继儒的工匠,都走出来迎接。

就连恰巧在文思院的吕祥,都亲自来接见他们:

“诸位名士到来,文思院蓬荜生辉。”

“且到正堂坐下,有勋爵的工程师一起。”

招呼那些有勋级甚至爵位的工程师一起,在文思院迎接陈继儒一行人。

他是实在没有想到,陈继儒、陈仁锡、张溥这样的名士,竟然都会来文思院。

对于邀请他们过来的方以智,更多了几分善意。

如果这些人为文思院说话,士人对文思院匠官的鄙视,定然会少一些。

他这个匠官首领,也会少很多非议。

陈继儒极为和气,面对这些人丝毫没有鄙视,反而称赞他们的功绩。

文思院一众匠官,只感如沐春风,认为陈继儒不愧是名士。

直到陈继儒和薄珏探讨《墨子》,他们才发现陈继儒对光学的了解很浅显。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