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扫黑风暴,从逮捕丈母娘开始 > 第1063章 死者身份无法确定

第1063章 死者身份无法确定(2 / 3)

开案件真相的重要拼图。”

骨盆检测揭示了死者的职业秘密。张林用游标卡尺测量坐骨结节间距:“坐骨结节宽度11.8cm,明显宽于普通人群,这是长期负重导致的骨质增生。”结合其腿部肌肉异常发达的特征,“死者很可能从事搬运或登山向导工作。”更令人意外的是,在死者指甲缝里,除了泥土和血迹,还发现了松脂与火药残留,“这两种物质不会自然共存,说明死者生前接触过枪械,并且在针叶林区活动。”

解剖持续了五个小时,当最后一块肋骨重新缝合回原位,张林摘下防护面罩,后颈的汗水已浸透手术服。他望着解剖台上的死者,那些从骨骼、牙齿、内脏中提取的线索,正拼凑出一个鲜活的人生轮廓——42岁左右的男性,长期从事体力劳动,可能精通登山,甚至与枪械有关联。而这些信息,将成为解开凶案谜团的重要钥匙。

另一边在刑侦支队数据中心也有人在忙活。

房间里的空调发出低沉嗡鸣,与此起彼伏的键盘敲击声交织成一曲沉闷的夜曲。小周盯着面前的双屏显示器,蓝光映得他眼底泛起血丝。二十余名警员分散在工位间,每个人面前都堆叠着厚厚的打印资料,宛如置身于由a4纸堆砌的迷宫。

这已经是本周第三次通宵筛数据了。新来的警员小陈揉着发酸的手腕,第五次刷新失踪人员系统界面,等待加载的进度条像条蠕动的蜗牛,全市近五年23786条记录,光看照片都能把眼睛熬瞎。他的抱怨引来邻座老周的苦笑,这位鬓角斑白的刑警推了推滑到鼻尖的眼镜,抖了抖手中泛黄的纸质档案:知足吧,2010年前的卷宗全是手写体,有些字连造字的仓颉看了都得摇头。

小周起身给众人续上冷掉的咖啡,保温桶发出空洞的哐当声——这已是今晚第三桶。重点核查近三个月男性失踪案,身高175-180cm,年龄35-45岁。他的声音在空旷的机房里回荡,尤其是有户外活动经验或从事体力劳动的对象。话音未落,技术员大刘突然拍桌:系统又崩了!刚才三个小时的筛选记录全没了!他疯狂敲击键盘,屏幕却只跳出刺眼的错误代码,引得周围一片哀嚎。

凌晨两点,压抑的气氛达到顶点。打印机卡纸的蜂鸣声、揉纸团扔进垃圾桶的闷响、此起彼伏的哈欠声,将原本死寂的空间切割得支离破碎。警员小林盯着屏幕上一张模糊的监控截图,几乎把脸贴到像素点上:这张照片拍得比灵异视频还抽象,系统非要做面部识别,这不是逼着盲人认路吗?她烦躁地扯下皮筋,任由头发散落遮住通红的眼眶。

老周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