汗,支支吾吾:“这...这是备用材料,还没确定用途。”
在财务室,小王他们找到了两套账本。表面的账目做得滴水不漏,而暗格里的真实账本却记录着惊人的秘密:项目部通过偷工减料,虚报工程量,短短半年时间就获利近千万元。其中一笔50万元的支出引起了小王的注意,备注栏写着“特殊处理费”,但具体用途却语焉不详。
尽管掌握了项目部偷工减料的证据,但在与死者身份相关的线索上,小王却一无所获。他走访了项目部的每一个人,从项目经理到普通工人,得到的都是统一的回答:没见过死者,也没听说过相关的事情。甚至当小王拿出死者的照片时,众人的反应都显得十分自然,没有丝毫破绽。
夕阳西下,余晖透过项目部的窗户洒在满地的调查资料上。小王坐在堆满文件的办公桌前,揉着发胀的太阳穴。小李递来一杯凉透的茶水:“王队,项目部的问题不少,但和死者好像真没什么关系。”小王盯着电脑屏幕上恢复的监控碎片,画面里模糊的人影晃动,却始终看不清面容。“再查,”他咬了咬牙,“既然他们要删除这段监控,就说明这里面肯定有文章,哪怕只有一丝线索,我们也不能放过。”
离开项目部时,小王回头看了看这座外表光鲜的建筑。夜幕渐渐降临,工地的探照灯陆续亮起,塔吊的影子在地面上摇晃,仿佛一个个张牙舞爪的怪物。他知道,这场与隐藏在黑暗中真相的较量,才刚刚开始。而那些被利益蒙蔽双眼的人,终究要为自己的所作所为付出代价,只是,死者的身份依然是个谜,等待着他们去解开。
李明将北美鹅掌楸的木屑标本放在体视显微镜下,40倍放大的视野里,导管分子的螺纹加厚清晰可见。这木材的年轮特征显示树龄超过50年,小杨戴着白手套,用镊子夹起另一块朱砂样本,而朱砂里的雄黄含量异常高,超过工业标准37%。两人站在物证实验室的操作台旁,窗外的雨幕敲打着玻璃,如同他们此刻沉重的心情。
第一站是本市最大的高端家具厂雅筑家居。厂长办公室的酸枝木办公桌散发着浓郁的木香,王姓厂长指尖的翡翠扳指在阳光下折射出绿光:北美鹅掌楸?我们只用fas级的进口板材,每批次都有报关单。他推开雕花木门,展示恒温恒湿的原料仓库,整齐码放的木材上都贴着激光防伪标签。但当小杨用便携式木材密度仪检测时,仪器在角落的一批鹅掌楸板材上发出异常蜂鸣——密度值0.52g/cm3,远低于标准值0.65g/cm3。
这是用楸木染色冒充的。小杨掀起板材边缘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