位置,在清水支流的东边。
清渊、魏县两地都在西岸。
从清渊到五鹿墟,有近百里的路程。
荀攸军到五鹿墟,差不多也是这个距离。
但颜良、文丑的大军肯定是沿着西岸撤军,不会渡河。
他想要引诱颜良大军,就得多行十余里,到西岸的官道上。
若将五鹿墟西岸的官道作为诱敌之地,颜良、文丑大军到此只需行军八十里。
大军正常的行军速度,大约是六十里每天。
但若真如张新所说,韩馥急召大军回援的话,就不会是这个速度了。
颜良文丑完全可以省去安营扎寨的时间,直接到魏县休息。
现在的时间已经是下午了。
假设韩馥的信使今夜抵达清渊,颜良文丑明晨出兵。
那他就必须在明天中午之前,疾行一百二十余里,才有可能截住颜良文丑的大军,实行诱敌之计。
时间太紧了!
“这......”
荀攸指着地图,看着亲卫说道:“我军完全没有准备,突然改道,根本来不及啊!”
“军师,这是主公的军令。”
亲卫拱手道:“主公说了,他看好你哟~!”
“我......”
荀攸顿时哽住,无奈的挥挥手。
“行了行了,你去休息吧。”
“诺。”
亲卫打马休息去了。
待亲卫走后,荀攸瞬间暴跳如雷。
“你又改我计划!又改我计划!”
荀攸一怒之下,怒了一下。
将心中怨气发泄出来后,他也只能无奈的下令大军暂停前进,随后连忙召集众将前来议事。
军令如山,容不得他违背。
荀攸虽怒,但也不得不承认,张新确实很会抓住战机。
在原本的计划中,大军拿下黎阳之后,将会向西打通朝歌那边的白陉,接应黑山黄巾下山。
待整顿好兵马之后,再出兵与韩馥决战。
有了黑山黄巾的兵力补充,张新军的兵力就不再处于劣势了。
再有水军输送粮草,可保粮道无虞。
这是一个十分稳妥的计划。
除了张新自己想带骑兵去黎阳,试试能不能招降麴义这一点,其他方面,他全部采纳了荀攸的建议。
荀攸也抱着有枣没枣打三竿子的想法,让他去浪一次。
反正张新带的都是骑兵,韩馥大概率也不敢出兵东郡,基本不会有什么危险。
他想玩就让他玩儿吧
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