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两支来自朝鲜和日本的部队都是大明军官按照大明军事条例训练和指挥的,但大部分人员和经费来自朝鲜和日本朝廷
实际上都是纯粹的作战人员,只是被习惯性的称为工兵卫。因为他们的训练装备水平和作战经验远低于大明陆军和海军陆战都司,来了之后只能干一部分工兵的活儿,比如搭建营地、打扫战场、看押俘虏等等。
但不管怎么说也是友军,让友军去当炮灰太败人品,搞不好还会给朝廷惹来麻烦,是否该这么做塞特尔真拿不定主意。
“问你个问题,如果他们加入东征行动不能增加战力,为何还要费时费力远渡重洋?”
“应该是借此将两国拉入战局,使其无法独善其身、坐山观虎斗。”对于这个问题塞特尔还是想过的,也有了比较靠谱的答案,并在海军内部达成了共识。
“那是自然,天下没有白占的便宜,想受到保护就得出力,理所应当。但还有一层意思你没看到,让他们在关键时刻顶在前面,减少咱们的损失。
不用怀疑,这是陛下亲口所言。大明陆军士兵训练费用、维持费用和抚恤费用都比朝鲜和日本高很多,拿来硬碰硬不划算。
不光是当炮灰,在与当地人相处时也有大用。凡是遭恨的活儿尽管让他们去做,过上一年半载送回国,冤有头债有主,这笔仇恨随着人的离开也都一笔勾销了,与大明军队关系不大。”
塞特尔答对了,但不全面。中青年将领没有太多机会接触到大战略层面的决策,想不到也正常,杜文焕没再卖关子,一五一十讲了出来。
“……老奸巨猾……哦不,是老谋深算!”如果杜文焕不说,塞特尔还真想不到。现在知道了,也很难全部认同,主要是手段太缺德。
可不缺德还奏效的办法他自己又想不出来,只能捏着鼻子认可。同时对皇帝的观感再次有了深刻进步,一不小心张嘴溜出来半句。
“炮灰和炮灰也是不一样的,再说了,你是否问过他们愿不愿意?杜某在日本停留时就问过,答案完全出乎意料之外。大多数日本士兵和军官都愿意,而且要塞好处给上官才能进入远征军。
你也不用猜是为什么了,两个字,银子!朝鲜和日本士兵在本国几乎拿不到饷银,能吃饱穿暖再配发武器就算精锐了。
跟着我们出来,军服、被褥、鞋帽、小衣、袜子先来两套,每日干粮和罐头管够,隔天还有肉菜。病了有人医,伤了有药治,残了死了还有抚恤金拿。
这样的日子你们都过惯了,觉得很正常,达不到才是错。可在杜某年轻的时候,大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