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种事有什么好想办法的?
毕竟铁锅、菜刀这些东西哪里的供销社里都能买得到。
毕竟也不可能把新出产的东西拿回去当废铁,继续融吧?
但是事情肯定不能大包大揽!
父亲这一辈是兄弟二人,已经分家快十年了!
当初说好的爷爷奶奶跟着大伯一家过,李家庄的家底全部留给大伯一家,养老将来也靠他们……
所以,大部分问题,得靠李学斌去解决,这是规矩!
话是这么说没错,但是遇到困难了,该搭把手还是要搭把手的!
至少,不能看着老两口饿肚子吧?
“爸,小仓库里的那些粮食,你看着送一点,但是这事你肯定得要考虑好怎么办。”
毕竟是自家亲爹,李青河遇到什么事情也不好说的太过教条。
已经四十多岁的李来福,大的本事没有,但也见惯了这么多年来的人心险恶。
别人都没有,就你家有。
你家不但有,东西还挺好!
那就是取祸之道,取死之道。
赵玉珍看丈夫在那沉思,也怕他头脑发热。
连城里都买不到多少好东西的时候,他要是真送了点什么鸡鸭鱼肉之类的好东西回乡下。
那简直是在给一大家子找事儿。
“来福,这事你可得考虑好了再去办。”
李来福有点无语。
看了看那边面带忧色的妻子,又看了看这边语气轻佻的儿子。
“我好歹也算一家之主吧?我这么点眼力劲都没有?”
李青河不忍心打击他,很想问一问他这个一家之主是谁封的?
就算当初李青河没有崛起之前,老李家好像一直也都是赵玉珍说了算。
这个说法其实不太准确。
准确说来应该是小事都听赵玉珍的,大事都听李来福的。
至于什么是大事?
世界大战了,那是大事!
其他都是小事。
不过李青河毕竟不是正儿八经的二十来岁的毛头小子。
上辈子的年龄也跟现在的李来福差不了多少。
又在社会上摸爬滚打了那么多年。
以前知道既然知道给老板面子,现在就更知道给父亲面子了。
真要是一个小年轻,这会儿估计急赤白脸的要争个高低。
李青河看他心里有数,也就跳过这个话题了。
“今天既然家里人都在,那我也来说个事情!”
李青河环顾四周。
除了去学校上课的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