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援朝联合几个老板买下了芯片工厂后才发现这就是一个坑,至少还要花二十多亿才能进行产业升级。升级之后,工厂的产品才有竞争能力。
为了买下这个芯片工厂,大家都掏空了家底,哪里还拿的出钱。
武援朝现在焦头烂额,一方面是芯片工厂成为一个巨大的负担,另一方面是有人想要收购他的康泽制药。
如果由他选择,他肯定要康泽制药,然后把芯片工厂这个烫手山芋扔掉。
可惜这事轮不到他来选择,芯片工厂投资巨大,本来能接手的人就不多,不然俞书记也不会开口求姜凌云去接手这家芯片工厂。毕竟姜凌云有电动车厂和青柠手机,都是需要芯片的。
武援朝走投无路,只能通过周颂安去找刘市长帮忙。
刘市长是俞书记的铁杆,他是俞书记一手提拔的,当初他之所以关心芯片工厂,无非就是俞书记关心,他自然也要关心。
现在芯片工厂已经转手了,也不怕这家工厂破产解散,他自然不会再去折腾。
武援朝找他诉苦,他自然会好言好语的劝解,但武援朝要求的帮助,比如贷款,比如找合作伙伴,他一概爱莫能助。
武援朝没有办法,只能去求助余景州,送了一份大礼给他。
余景州对武援朝送给他的女人很满意,也想收买人心,毕竟他是外来的,也需要本地的商人支持。
他出手自然不同凡响,很快介绍了京城的一家大公司给他。
只是这家公司提出的条件让他无法接受,要么这家工厂以八十亿的价格卖给他们。要么他们出资二十亿,占股百分之三十五,但要由他们掌握公司的经营权。
这两个方案他都无法接受,第一个方案说明他们这次投资失败了,而且损失了二十亿。
第二个方案他有些心动,但由对方掌握经营权却让他无法接受。等于对方花了二十亿就掌握了一家上百亿的工厂,而他们花了上百亿,却只有分红权,要是对方几年不分红,他们等于投资了个寂寞,连利息都要自己负担。
而且这次投资不是他一个人的,他只是一个领头人。其他人的意见都很统一,投资要赚钱,至少不能亏钱。
余景州又给他介绍了几家公司,但提的条件比第一家还不如,最后都是不欢而散。
余景州见介绍了几家公司都没成,心里也不高兴,就没去管他的事情了。
看着康泽制药每天都是涨停板,武援朝胆颤心惊,幸好每天的成交量都不大。大家都知道如果要是争夺控股权,这支股票能涨到天上去,于是全都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