啃书客

繁体版 简体版
啃书客 > 重生之乘风而起 > 第两千八百六十三章 普洱茶的省份

第两千八百六十三章 普洱茶的省份(2 / 3)

上。长途跋涉,日晒雨淋,温湿交加,因此当滇中的茶叶运抵粤都后,往往都已有不同程度的陈化变质,让生茶的刺激感、涩感发生了转化。”

“这就是歪打正着了,十三行将这些生茶,散茶经过重新堆渥,陈化,压成茶饼后,颇受消费者欢迎,并引起了茶商的兴趣。”

“当时省港澳的茶商都是紧密相关的,粤都茶商在港澳开分店、分号,港澳茶商也会在粤都开分店、分号,而且通常都是家族式经营。那时港澳销售的普洱茶,港澳茶商购进青毛茶原料都在广州、珠三角就地加工。”

“粤港澳喝熟普的习惯,从那个时候就养成了。”周至端起麦小苗递过来的小杯子:“粤省气候湿热,普洱茶由于其加工工艺后发酵的特性,茶性平和,适合粤省人的体质,特别是老年人,所以有‘寿星茶’、‘伯公茶’之称。来,大家尝尝。”

每一种茶都有每一种茶的泡法,不知道的人泡出来的茶就不会好喝,比如普洱,黑茶,老彝茶这种,如果按照蜀中人泡绿茶的泡法来喝,那就会变成药汤。

还容易导致叶子被烫得过于“熟烂”,让叶子里的腐败味变得突出,影响风味。

现在麦小苗这种泡法,慢冲快出后,就变得相当好喝了。

“柔和,回甘。”费观作为当过工美商场总经理的大佬,对茶的品鉴还是内行的:“谢谢小苗了。这个茶,这种喝法,有点门道啊。”

“再到后来外贸就断了,”周至说道:“再往后就是一九五三年粤省省茶叶进出口公司才重新成立。当时计划经济年代,茶叶属于统购包销的商品,全国仅有粤省、福省、沪上有出口经营权。”

“为了重新让熟茶出口,茶叶进出口公司还成立攻关小组,开始着手进行人工加速后发酵普洱茶工艺技术,也就是失传了的熟化技术,不过当时给取了一个很难听的名字,叫‘普洱茶发水技术’。”

“攻坚两年后,极速获得成功,经过加工后的普洱茶,汤色红浓明亮,陈香独特,滋味醇厚回甜,特别适合港澳及东南亚、岛国等市场消费者的口味,深受欢迎。从1957年开始的,到1983年,普洱熟茶跃升到居各种出口茶类的首位。”

“后来由于市场发展需要,七四年后外贸体制开始改革,出口权下放到省,更多省份开始出口茶叶。滇省多个茶厂派了专人过来粤省取经学习,将技术带回滇省,后来还以现代化设备加以提升。”

“八十年代后期,茶叶市场全面开放。一些产茶大省出于本位考虑,开始阻止茶叶外流,就地加工,因此影响了粤省普洱茶

『加入书签,方便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