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师只剩下三千不到的士兵,损失了所有的火炮,算是失去战斗力了。
十七师的失败,让英印司令官奥金莱克将军和第四军军长斯库恩斯两人非常吃惊,不是一直都在胜利都在进攻吗,怎么一下子又吃了败仗?两人在电报里紧急商议一番,决定暂缓进攻,等待后续其他部队到达之后再说。
印度军在四十一号公路大败,马来半岛东西战场出现了截然不同的情况,考虑到己方的战略企图,缅军也放缓了进攻节奏,四十六师团余部才得以安全撤回到攀牙府和甲米府交界的奥勒一带,和两个联队的后续部队会合。
马来半岛大战的时候,麦克阿瑟指挥的美缅盟军,已经在开始进攻马尼拉所在的吕宋岛了。占领莱特岛之后,麦克阿瑟没有逐一攻打其他岛屿,而是采用跳岛战术,跳过了马斯巴特岛、伊洛岛、塔布拉斯岛,攻占了紧靠吕宋岛的民都洛岛,并在岛上修建机场,作为进攻吕宋岛的前线支援。
吕宋岛上,可是有着山下奉文亲自指挥的日军第十四方面军9个师团及4个独立混成旅团,总兵力约23万余人,加上日军海军陆战队以及海军特别根据地队,日军总兵力约二十八万人。
为了守住吕宋岛,山下奉文将岛上日本陆海军部队(此时海军陆战队也交由山下指挥)分成三个集团,分别命名为为“尚武”、“振武”、“建武”三个集团。
其中尚武集团约15.2万人,由山下奉文亲自指挥,防守吕宋岛北部地区。振武集团约8万人,由第八师团师团长横山静雄指挥,扼守马尼拉以东地区。建武集团3万人,由第一伞兵集团司令官塚田理喜智少将指挥,守卫克拉克机场及巴丹半岛。
山下奉文是个非常脚踏实地的指挥官,策划的战斗方案特别贴近实际情况。既然自己手里没有能对付美军重装备的家伙,飞机也只剩几十架了(整个菲律宾战场都只剩下几十架飞机,寺内寿一能够给马来半岛调去两个飞行战队二十八架,已经很不错了),想决战根本没戏。
既然挡不住美军上岸,那咱们干脆撤出第一道防线,让美军往里走,找机会把他们干掉。要是没法一下子打败美军,咱们就把队伍撤到山里头,跟他们耗着打长久战。能拖一天是一天,尽量多拖点时间。
面对如此庞大数量的日军,麦克阿瑟自然不会蠢到直接区域进攻马尼拉所在的马尼拉湾,和日军硬碰硬,他决定利用己方海空优势,特别是海军优势,绕过马尼拉湾,从岛北部西面的仁牙湾(林加延湾)登陆。
为了这次登陆,麦克阿瑟将整个第七舰队从海军上将尼米兹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