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健这几天晚上都睡不好觉。
三个月前,秦天诚找到他,提出了一个要求:让江城国际广场项目停工。
当时余健的第一反应是为难,因为他知道这个项目手续齐全,找不出什么毛病。
但在面对秦天诚的时候,他无法拒绝对方。
思量再三,最终他还是答应了。
具体操作并不复杂。
余健通过省建设厅的关系,以“重新审查大型项目合规性”为名,要求江城方面暂停江城国际广场的施工。
这种做法并不罕见,上级部门随时可以以各种理由重新审查下级项目。
江城市衙门接到指示后,也只能照办。
为了让停工看起来合理,余健还安排人找了一些技术上的瑕疵。
比如说施工图纸的某个细节不够完善,比如说环评报告的某个数据需要重新核实,比如说资金来源需要进一步审查。
这些都不是什么大问题,正常情况下几天就能解决,但余健故意让审批流程变得复杂和缓慢。
这种事情他处理过很多次。
一般的企业遇到这种情况,要么花钱打通关系,要么就只能认栽。
很少有人敢真正和衙门对抗,因为企业在衙门面前始终是弱势群体。
但这次情况不同。
赵华玲的背景让余健感到了压力。
赵华玲的父亲虽然已经退休,但他在川渝地区担任过重要职务,人脉关系深厚。
更重要的是,他的一些老部下现在都在重要岗位上,包括一些在上面部门工作的人。
这些人虽然平时不会干预具体事务,但一旦涉及到原则性问题,他们是有能力发声的。
余健最担心的是事情闹大了会惊动上级。
如果有人开始认真调查江城国际广场停工的原因,很容易就能发现其中的问题。
毕竟这个项目的手续是齐全的,停工的理由经不起仔细推敲。
一旦被发现是人为操作,余健就麻烦了。
违规操作是一回事,被发现是另一回事。
很多事情大家心照不宣,但一旦被摆到台面上,就必须按照规矩处理。
余健如果被发现利用职权为他人牟利,轻则调离岗位,重则可能面临更严重的后果。
更让他担心的是,赵华玲显然不是一个好对付的人。
她没有采用常规的公关手段,而是直接制造了一个舆论事件。
工人跳楼、媒体报道、网络传播,这一系列操作都很专业,显然是在背后精心策划过。
余健试